化妆品|「创澳分享」教你看懂化妆品成分表

现如今 , 国内外化妆品产业蓬勃发展 , 化妆品俨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 随着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化妆品种类数量不断增多 , 对化妆品认知的不断更新 , 大家在选择产品时开始更加专注产品的成分及功效 。 那么面对市面上成分繁多的化妆品成分表 , 您看懂了吗?
一、规定的成分标识
2008年以前 , 化妆品中的成分并非全部标明在标签上的成分表中 , 某些商家可能只将一部分功效成分 , 或是多种成分组合物名称标注出来 。 2008年6月17日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标准GB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 , 该标准规定了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所有化妆品(无论其是在国内生产 , 或是从国外进口)都需要:
1.在产品包装上真实地标注出产品配方中加入的所有成分的名称 。
2.成分表中的成分名称应按加入量的降序列出 。 如果成分表中同一行标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名称时 , 在各个成分名称之间用"、"予以分开 。
3.如果成分的加入量小于等于1%时 , 可以在加入量大于1%的成分后面按任意顺序排列成分名称 。
二、全部标识成分表解读
化妆品标签上虽标注了化妆品中添加的全部成分 , 但是面对如此繁多的化妆品成分名称 , 相信部分消费者仍不能理解这些成分所代表了什么 。 下面我们分类对其进行解读 。
1.基质类成分
此类成分在化妆品配方中含量最高 , 其作为整个配方的基质或溶剂通常排在成分表的最前面 。 对于水剂、膏霜、乳液等剂型化妆品 , 其基质多为水、醇类、油脂等;对于粉饼、爽身粉等固态化妆品 , 其基质多为滑石粉、高岭土、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等 。

化妆品|「创澳分享」教你看懂化妆品成分表
文章图片
【化妆品|「创澳分享」教你看懂化妆品成分表】图1.某化妆品成分表
基质类成分除了作为其他成分的媒介外 , 部分基质还具有一定的护肤功效 , 例如甘油 , 其具有一定的保湿、润滑功效 。 可以说 , 基质成分是化妆品的基础 , 其承载着其他各类成分 , 决定了化妆品的形态(液态、半液态、固态等等) , 并使多种多样的成分能够"和平、稳定"的处于同一配方中 。
2.皮肤调理成分
此类成分多为大家熟知的"功效性成分" , 例如具有保湿功效的醇类(甘油、丙二醇等)、油脂类、神经酰胺等;具有美白功效的熊果苷、传明酸、烟酰胺等;具有延缓衰老功效的多种寡肽、维A醇类等;具有舒缓功效的甘草酸二钾、尿素等 。
为了不引起皮肤刺激、保证配方安全性、降低配方成本 , 除了部分保湿修复功效的成分外 , 皮肤调理成分通常添加量较小 , 但一般情况并不会影响其功效的发挥 。 通过查询成分表中的皮肤调理成分并结合其在成分表中的位置 , 能大概判断出该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是否符合其宣称等信息 。 一般情况下 , 功效成分在成分表中越靠前 , 其含量越高 , 其可能的功效性相对较强 , 但也有很多成分少量添加便能起到一定功效 。
此外 , 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植物提取物、发酵液(或发酵液提取物)等也多作为皮肤调理成分 , 但并非所有"提取物"类成分均具有功效性 , 其虽可添加于化妆品中但可能并未被证实具有功效 , 因此大家还需擦亮眼睛选择产品 。

化妆品|「创澳分享」教你看懂化妆品成分表
文章图片
图2.某化妆品成分表
如在图2中的成分表中 , 除了基质成分和保湿成分外 , 排在防腐剂(苯氧乙醇 , 允许最大添加量为1%)前的成分有4种:沟沙菜提取物、咖啡因、藻提取物、乳酸杆菌发酵产物 , 这些物质的添加量有可能大于1% 。 其中咖啡因可起到抗氧化、镇静等作用;藻提取物多作为保湿剂添加在化妆品中;乳酸杆菌发酵产物则具有一定的抗炎功效;但沟沙菜提取物多为化妆品成胶物质(使化妆品质地改变) , 并无皮肤调理作用 。 而在苯氧乙醇后面的皮肤调理成分主要有:拟石花菜提取物、茶叶提取物 , 具有抗氧化、保湿功效;甘草酸二钾 , 少量添加(小于1%)便具有褪红镇静抗敏功效 。 因此可推断此化妆品的功效主要为保湿、抗氧化 , 并有一定舒缓镇静功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