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番健康|乙肝候选药物IMC-I109V,作用机制及进展,解读相近靶点


小番健康|乙肝候选药物IMC-I109V,作用机制及进展,解读相近靶点
文章图片
【小番健康|乙肝候选药物IMC-I109V,作用机制及进展,解读相近靶点】
小番健康|乙肝候选药物IMC-I109V,作用机制及进展,解读相近靶点
文章图片

也许这只是“一滴水”的事 , 但从0到1需要一个过程 , 这个过程或许很漫长 。
今年五月中旬 , 英国生物技术公司(Immunocore)宣布旗下研究药物IMC-I109V , 第1期临床试验开始首例患者给药 。 这是一种新增加的以增强宿主免疫力为机理的新晋乙肝候选药物 。 接下来 , 我们简要了解IMC-I109V的开发路径和基本原理 。
乙肝候选药物IMC-I109V , 作用机制及进展 , 解读相近靶点
首先 , IMC-I109V属于一种新型的免疫型研究药物 。 它是一种可溶性双特异性T细胞参与融合蛋白 , 由与人源化抗CD3单链可变片段融合的可溶性亲和力增强T细胞受体所组成 。 其次 , IMC-I109V是基于Immunocore公司的抗病毒免疫T细胞单抗平台(ImmTAV?)并将其推进到临床试验中的首个候选乙肝药物 。
这种技术开发平台能够作为一种针对病毒的免疫动员单克隆T细胞受体(ImmTAV) , IMC-I109V TCR可识别受感染肝细胞表面由特定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A*02:01呈递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 。 在TCR和HBsAg结合之后 , 效应结构域将和不同家族的任何周围T细胞上的CD3结合 , 该细胞被重定向到复合物 , 从而与全球T细胞群结合 , 并补偿有缺陷的HBV特异性CD8细胞 。
在已经披露的该研究药物体外数据表明 , ImmTAV-Env(特异于 HLA-A*02:01 限制性HBV表位的ImmTAV分子源自病毒包膜蛋白) , 可以把T细胞从健康和HBV感染的供体重新定向到含有整合的HCC细胞 。 皮质类固醇可抑制诱导的细胞因子释放 , 重定向的T细胞诱导HBV感染细胞和抗原阳性HCC细胞的细胞溶解 , 导致乙肝e抗原(HBeAg)减少和表达病毒RNA的细胞丢失 。
目前 , 这种新开发的新型免疫疗法研究药物IMC-I109V正处于1/2期临床研究 , 主要受试者为非肝硬化和病毒抑制的乙肝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患者 。 该研究药物值得关注的是 , 已有报道的和IMC-I109V输注相关不良事件 , 如超敏反应、过敏反应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 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治疗的另一种针对gp100的新型双特异性TCR-抗CD3 tebentafusp , 可能需要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如皮质类固醇) 。
小番健康结语:除了新晋的IMC-I109V , 还有GS-9620、GS-9688、GS-4774和ABX-203 (HeberNasvac) 、GC1102以及已终止的SB9200 (Inarigrivir) 也都是以增强或恢复宿主免疫 , 它们的作用机理比较相似 。 想要了解科学家为何开发这些增强宿主免疫药物 , 先必须知道一些下面的基础知识:
这些正在进行或已经失败的乙肝候选药物 , 它们主要是基于慢性病毒抗原暴露会削弱HBV特异性免疫 , 并导致病毒特异性T细胞无反应性 , 从而导致宿主免疫衰竭 。 基于以上理解 , 科学家积极开发旨在恢复或增强宿主免疫力的候选药物 。 英国Immunocore公司的这款IMC-I109V , 正在进行第1期临床研究 , 研究将评估研究药物的安全性、抗病毒活性以及药代动力学(PK)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