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身心灵|醉西楼国风茶社:醉在唐诗宋词里


尚福身心灵|醉西楼国风茶社:醉在唐诗宋词里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醉西楼国风茶社:醉在唐诗宋词里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醉西楼国风茶社:醉在唐诗宋词里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醉西楼国风茶社:醉在唐诗宋词里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醉西楼国风茶社:醉在唐诗宋词里
文章图片


关于端午节 , 你还能说出几个和它相关的风俗?在端午节这天 , 你还会遵循几个节日的传统?
不说旁人 , 就我自己来说 , 离家求学多年 , 近几年又“漂”在上海 , 每年的端午节 , 除了多一天假期 , 与平日几乎没什么不同 , 若是单位没有发粽子 , 连吃粽子这一习俗可能都省了 , 更别说遵循其它的那些节日习俗了 。
我的老家在江西婺源农村 , 在端午节这天 , 有用红绳编制小兜装上一枚煮熟的鸡蛋给小孩子挂在脖子上的习俗 , 至于为什么 , 我至今都还不明白 , 不过我小时候确实挂过 , 妈妈编的小兜还挺好看的 。 此外 , 还有提前腌制咸鸭蛋 , 在端午开坛食用 , 以及沿着自家房子撒一圈石灰驱虫避蛇的习惯 。
离开家乡多年 , 那些习俗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中 ,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 让我无暇“门前艾蒲青翠”“对酒携樽俎” 。
不过 , 今年的端午却有了一些不同 。 经师长介绍 , 我有幸在醉西楼茶社参加了一场端午雅集活动 , 这场雅集带我走进了一个别致的端午 。
所谓雅集 , 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个概念 , 可以简单理解为文人雅士的聚会 , 一般会确定一个主题 , 如琴、棋、书、画、诗、酒、茶等 。 历史上较为出名的 , 也是我们比较熟知的雅集活动 , 莫过于东晋时的“兰亭雅集” , 一帮文人聚于会稽山阴 , 曲水流觞 , 一觞一咏 , 作出了37首诗 , 结成诗集 , 并由其中较有名望之人现场挥毫作序 。 作序之人名为王羲之 , 所作之序便是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
本次醉西楼的端午雅集 , 主题是节令戏 , 演出京剧《白蛇传》中的选段 。 在戏曲界 , 为庆贺节令、传承民俗 , 有根据节令应时演出对应曲目的习俗 , 也就是所谓节令戏了 。 京剧中 , 端午节的节令戏中我们最熟悉就是《白蛇传》了 , 因为有白娘子端午喝雄黄酒现原形的经典桥段 。 不过受限于表演场地 , 本次演出的是其中的游湖选段 。
不胜西楼一场醉醉西楼茶社是一家主打国风的茶馆 , 位于番禺路290弄 。
番禺路在上海看似名声不显 , 但可谓是卧虎藏龙之地 。 从前这条路叫做哥伦比亚路 , 得名于哥伦比亚俱乐部 , 也就是民国时代的美国海军俱乐部 。 另一侧便是著名的孙科别墅(孙科为孙中山独子) , 现在是著名的网红打卡点“上生·新所” , 对面就是文艺小资最爱去的幸福里街区 。
醉西楼茶社所在的别墅 , 是番禺路上唯一的一幢四层别墅 , 茶社位于别墅的三楼和四楼 。 醉西楼的主营业务是茶和日常餐饮等 , 但也会根据节令推出一些雅集活动 , 比如这次的端午雅集 。
端午雅集活动定于晚上7点 , 早早到来的我 , 正好有时间欣赏一下这幢别墅 , 体味一下醉西楼的风格 。
缓缓走进别墅 , 简约又清新的大厅布置让我眼前一亮 。 在灯光的指引下 , 拾级而上 , 江南古楼装置的门厅、古色古香的“醉西楼”牌匾 , 提醒我三楼茶社到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