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医生说|67岁老奶奶查出子宫内膜癌,医生:子宫内膜癌并非毫无征兆,绝经后出血更应重视


阮医生说|67岁老奶奶查出子宫内膜癌,医生:子宫内膜癌并非毫无征兆,绝经后出血更应重视
文章图片
阮医生说|67岁老奶奶查出子宫内膜癌,医生:子宫内膜癌并非毫无征兆,绝经后出血更应重视
文章图片

袁奶奶67岁 , 生有一儿一女 , 绝经已15年了 ,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 , 身体挺胖 , 体重有70公斤 。
20多天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 阴道少量出血4~5天 , 近几天 , 白带增多 , 并自觉乏力 。 女儿听人说 , 绝经后阴道出血大多是癌症 , 就赶紧请假带母亲到医院来看病 。
我给袁奶奶做了妇科检查 , 大小阴唇无明显萎缩 , 阴道后穹窿无紫蓝色触痛结节 , 宫颈轻度萎缩 , 子宫稍大稍软 , 双侧附件无特殊 。
怀疑是子宫内膜癌 , 做了分段诊断性刮宫 , 刮出物分瓶标记好送病理检查 , 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癌 , 临床分期为Ⅰ期 。
子宫内膜发生的癌被称为子宫内膜癌 , 又称子宫体癌 。 绝大多数的子宫内膜癌为腺癌 , 是老年妇女较常见的疾病 。
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50岁以上的妇女 , 40岁以下的妇女较少见 。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 , 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
有关子宫内膜癌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 , 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肥胖、绝经延迟、心血管疾病等是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癌易发生在未育、生育少或家族中有癌症的妇女中 。 多数患者肥胖 , 常伴绝经延迟、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 因此认为上述因素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 称为子宫内膜癌综合征 。
2.与雌激素的关系: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而无孕酮拮抗有关 。
①内源性的雌激素:主要来自性腺即卵巢分泌的雌激素 。 子宫内膜癌常与无排卵型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瘤等合并存在 , 患者的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而无孕酮拮抗 , 子宫内膜长期受少量或过多雌激素的刺激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 另-种内源性的雌激素是来自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 , 经芳香化而产生雌酮 , 体内雌酮的增加容易导致子宫内膜癌 。
②外源性的雌激素:是指替代疗法时使用的雌激素 。 更年期妇女如使用雌激素者 , 其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5倍于不使用者 。
3.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关系: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分为单纯型、复杂型与不典型增生过长 。 单纯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为1%;复杂型增生过长约为3%;而不典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为30% 。
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子宫底部的内膜 , 以子宫两角附近为多见 , 其次为子宫后壁 。
子宫内膜癌发展缓慢 , 有时1~2年内病变仍可局限于子宫腔内 , 其转移途径有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三种 。
临床分期如下:
0期:腺瘤样增生或原位癌 。
Ⅰ期:癌瘤局限于子宫体 。
Ⅱ期:癌瘤已侵犯宫颈 。
Ⅲ期:癌瘤扩散至子宫以外 , 但未超出真骨盆 。
Ⅳ期:癌瘤超出真骨盆或明显侵犯膀胱或直肠黏膜 。
子宫内膜癌应与更年期功血、老年性阴道炎、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原发性输卵管癌、子宫颈管癌等相鉴别 。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子宫的大小、肌层是否被浸润、颈管是否被累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患者全身健康情况而定 。 一般是采用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单用或综合应用 。
①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尤其对早期病例 。
②放射治疗:虽然腺癌对放射线不敏感 , 但对老年或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者、Ⅳ期病例不宜手术者均可考虑放射治疗 , 有一定疗效 。 放射治疗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