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 年纪大了,这个时候更需要温暖( 二 )


年纪大了 年纪大了,这个时候更需要温暖
文章图片
感恩母校:校训伟大
本科青岛大学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 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系数量经济学专业 , 博士国民经济学专业 。 博士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我三个母校的校训:
青岛大学:明德、博学、守正、出奇 。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 厚德载物 。
年轻少不经事的时候 , 觉得校训太普通了 , 太平凡了 , 太没有诗意了 , 跟国外常春藤名校比简直差太远了 。 20年过去了 , 有了一定社会阅历 , 从文学青年变成了哲学青年 , 深感校训太伟大了 , 无以复加 , 无可替代 , 有情有义 , 感人至深 。
因为才疏学浅 , 水平较差 , 一直怕给母校丢人 。
年纪大了 , 逐渐体会到校训的伟大 , 感恩母校 。
年纪大了 年纪大了,这个时候更需要温暖
文章图片
我有一个梦:让知识改变命运
我有一个梦 , 传播真正有用的知识 , 而不是焦虑;传播系统专业的经济学 , 而不是碎片化的噪音;从“5000点不是梦”到“新基建” , 让知识改变命运 , 让知识创造价值 。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 , 为改革鼓呼 , 为民生发声 , 做有温度的人 , 拥有有趣的灵魂 。 为研究正名 , 不以研究之名 。 让世界更美好 。
与其一年读100本书 , 不如找10本经典读10遍 , 宁缺毋滥 , 经典就是经典 , 与世界上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人交流 。 经典的书就像老酒一样 , 历久弥香 。 市面上很多书其实为了应付科研头衔或者制造噱头 , 粗制滥造 。 做研究的人很多 , 认认真真做研究的人很少 , 多为名利所累 。 伟大的作品需要长期的积累、超脱的心态和灵光咋现的运气 , 每年出版的99.99%的书的生命周期不会超过10年 , 这可能还高估了 。 至于我本人写的这些书 , 虽然尽力在一些领域研究明白 , 比如《新基建》荣获中组部大奖 , 《宏观经济结构研究》入选当代经济学文库 , 但是我估计生命周期不会超过5年 , 这都可能乐观了 。 惭愧 , 抚案感慨 , 颇有一事无成的感觉 。
有朋友问 , 为什么有些人怼任老师 , 任老师很少怼别人?回复如下:
1、人性不就是羡慕嫉妒恨那点事吗 , 文无第一 , 武无第二 。 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做 , 哪有功夫干这种没品的事 。
2、你们留意 , 爱怼别人的人 , 他一身怨气 , 肯定一脸戾气 , 相由心生 。 建议和批评甚至批判都很正常 , 但总是批评、批判、怼人就不够阳光了 。
3、从心理学的角度 , 总是怼别人的人 , 大多是没安全感且自卑的 , 不管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对社会 , 还是多一些包容和善意吧 。
4、怼别人的人 , 人家不理性走极端 , 我们为什么要跟着不理性走极端呢 。 网上说的远离负能量的人 , 还是有点道理的 。
年纪大了 年纪大了,这个时候更需要温暖】5、再说了 , 我确实有很多不足 , 比如 , 年轻时水平不行还邀名 , 一无是处还傲气 , 书生气十足还心大 , 性格不成熟还自以为有棱角 , 这很明显 。 所以 , 面对这些批评评判也是对自己的勉励 , 当然那些恶意和罔顾事实的就触碰社会底线了 。
现在这个年纪了 , 进取心又不够 , 学问日浅 , 惰性日增 , 越来越愚钝 , 还经常看《道德经》自我安慰 , 什么道法自然 , 无为无不为 。 你看 , 我自己每天都发现自己一大把缺点 , 还能不让人说吗 。
年纪大了 年纪大了,这个时候更需要温暖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