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的自尊|“ta都不回我微信,好伤自尊啊”|如何获得恰如其分的自尊?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你刚回家,跟男朋友打招呼,说着今天的新鲜事,他埋着头对着ipad,一直没有抬头 。你叫了他好几声,他也不搭理你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想?
这是佐治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迈克尔·克尼斯在论文里提到的一项研究 。研究者们邀请了120名恋爱中的大学生,先评估他们的自尊水平,然后描述9个虚拟的场景(上面就是其中一个),并问他们会如何反应 。
结果发现,最容易把这个行为解读为“他不够关心我”,也最容易产生“我也不理他”的报复行为的,是那些自尊水平高、但却很不稳定的人 。
这个结论让克尼斯非常惊讶:因为在过往大家的印象里,会这样“想太多”的人,应该是低自尊者 。
文章图片
我们对“自尊”这个概念的关注点总是集中在“高低”的维度,“低自尊”也成了很多人解释自我的标签,但大量的研究发现: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自尊就像血糖 。稳定,可能比高低更重要 。
文章图片
为了追求“高自尊”,我掉进了证明自己的陷阱
总听人说“ta这人自尊心太强”,“我有点低自尊”……“自尊”到底是什么意思?
法国心理学家克斯斯托夫·安德烈、弗朗索瓦·勒洛尔在《恰如其分的自尊》一书中指出:
自尊=自爱+自我观+自信
自爱:是不是能给自己“无条件的爱”?不管贫穷或富裕,成功或失败,都能够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爱的 。
自我观:是不是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我们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跟真实的自我可能是有偏差的,一个人越能客观评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自我观就越完善,也就是我们说的有“自知之明” 。
自信:你是不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当这三个方面都运转良好,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就比较高;当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部分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低自尊”的心理感觉 。
在很多人眼里,“低自尊”是一个需要摆脱的麻烦 。确实,低自尊的人:
经常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面对美好的事物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因此进入不适合自己的关系,或者远低于自己实际能力的工作;
不能享受成功,容易出现“冒充者综合征”;
容易被别人的想法影响,讨好别人委屈自己 。
但低自尊也有相应优点:比如更容易听取批评建议、理解他人需求,为了做好一件事提前努力,这在很多场合是受欢迎的品质 。
文章图片
自尊低,也不会提高暴力、吸烟、酗酒、过早的性行为这类事发生的概率(Baumeister et al .,2003) 。
“高自尊”,确实会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增强做事的主动性 。但它也并不完全美好,比如:
“高自尊”容易在失败之后把原因全部归结于外界,因此很难得到教训,或者因为高估自己的能力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从而导致失败……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