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的自尊|“ta都不回我微信,好伤自尊啊”|如何获得恰如其分的自尊?( 三 )
这时候他就很疑惑:如果一个人真的对自己很满意,那他受到负面的评价,难道不会更从容,更不需要过度自我保护吗?为什么这些高自尊者的自尊这么脆弱?
文章图片
后来他发现,自尊这个东西,不能用单一的“高低”来理解,还有稳定性 。而所谓“自尊的稳定性”,是指你的自尊水平是不是容易受到外界事件的影响,比如考试没考好、表白被拒、被上司批评……
《恰如其分的自尊》一书,按照自尊高低和稳定性,把人们的自尊状态分为四个类型:
稳定高自尊、不稳定高自尊、稳定低自尊和不稳定低自尊 。
而大量研究表明,自尊稳定性对一个人心理状态的预测价值超过了自尊水平的预测价值,就是说,相比于自尊高低,自尊的稳定性可能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更加重要 。
1)缺乏自尊稳定性的人,更容易被“伤自尊”
有研究发现,自尊不稳定的人会更频繁遇到与自尊相关的负面事件,对其他生活压力事件的耐受度也更低 。而这可能会引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 。
有研究发现,在最初没有抑郁的个体中,大学考试失败只在自尊不稳定的人中预示着抑郁的增加(Robert & Monroe,1992) 。
迈克尔·克尼斯在1988年的研究中发现,不稳定高自尊产生愤怒、敌意的倾向最高,稳定高自尊最低,而稳定或不稳定的低自尊在两者之间 。
文章图片
2)缺乏自尊稳定性的人,更难从挫折中恢复
自尊不稳定的人对自我价值感没有很好的定位(Greenier et al.1999) 。一方面,他们会把过多注意力聚焦到跟自我价值相关的事件,比如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 。两一方面,他们存在一种对自己的偏见:他们会把不一定、或者完全跟自我价值无关的事情解释成“我不够好” 。
比如同样是“一位同事没有回应你的微笑”,自尊不稳定者会把它解读为 “我不讨人喜欢”,而事实很可能是同事今天太忙了;再或者,在一次考试失败后直接把原因归结于 “我没用” (Kernis et al.1998) 。
文章图片
还有研究发现,自尊不稳定的人对人际关系中的自尊威胁更加敏感(Waschull&Kernis,1996) 。这会让他们更难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
总而言之,相比于自尊的高低,自尊的稳定性对心理状态有更加重要的影响 。一个自尊水平总是稳定在6分的人,很可能比一个在2分和10分之间反复横跳的人更加幸福和从容 。
文章图片
如何建立“恰如其分的自尊”?
1)通过“乔哈里窗”,建立更加客观的自我认知
低自尊者和自尊不稳定的人对自我的认知往往是不清晰的 。而“乔哈里窗”可以帮我们探索自我认知中的盲区 。这是两位心理学家乔瑟夫和哈里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把人的自我认知分成了四个区:
a)开放区:我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 。
比如你的名字、学校,简历上的职业经历,亲近的朋友可能知道你的喜好,同事可能知道你擅长做什么事情 。
b)盲区:别人知道,你不知道的部分 。
这里面可能有你不知道的自己的优势或者缺点 。比如我有个朋友特别擅于在旅行中观察和总结这个陌生城市的特点,很像一个做田野调查的人类学家 。但当我跟她说的时候,她很惊讶地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但的确有别人向她指出过这一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