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的自尊|“ta都不回我微信,好伤自尊啊”|如何获得恰如其分的自尊?( 四 )


再比如你以为自己是个脾气很好的人,但有亲近的朋友告诉你其实你很容易情绪化,这都是值得探索的部分 。
c)隐藏区: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 。
比如你不太想让别人知道的过往的一些经历、独特的观点和想法,还有缺点和困惑 。
d)未知区:关于自己,我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 。
比如工作中有个活没人干,上司交给了你,结果你发现自己很擅长做这件事 。这是你未被发现的潜力 。
而提高自尊的方法,就是不断扩展这个开放区的范围:
a)把盲区转化未开放区:
比如你可以多问问别人,尤其是对你有亲密互动的同事朋友家人:对于我来说,你觉得有什么是很重要,但我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呢?
往往会有很大的收获 。
b)把隐藏区转化为开放区:
也就是更多地跟别人分享隐藏区的事情 。比如你的优势、你对一件事的看法、你的情绪,通过他人的反馈,你会对自我有更客观的认识,这会促进你的自我接纳 。
当然,自我暴露也是有风险的 。你可以找出自己愿意分享的部分,按难度排序,一点点来练习 。
c)把未知区转化为开放区:让自己进入不太熟悉的环境尝试新的经历 。
恰如其分的自尊|“ta都不回我微信,好伤自尊啊”|如何获得恰如其分的自尊?
文章图片
2)通过调整目标跳出“证明自己的陷阱”
“稳定的高自尊”人人都想拥有,但我们要承认,不把自我价值和外在事件挂钩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在一项针对750个大学新生的研究中,96%的学生会选择把自我价值跟至少一件外在指标挂钩(Croker,2002) 。
克洛克指出,改变我们把自我价值寄托在外在指标上的倾向是很难的,因为这深深印刻在我们的早期记忆中 。但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目标,跳出这个“证明自己的陷阱” 。具体来说,就是把自己的目标跟更多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选择一个对自我和他人都有好处的目标 。
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再把“证明自己”当成做一件事的意义,而是多问问自己:做这件事能带给别人什么好处?
通过把目标跟他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我们既不会损失努力的动力,也找到了努力更持久的意义,它还会让我们更幸福,有研究发现,与他人相关的目标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Greenberg,1995) 。
神奇的是,当你不把追求高自尊当成目标,转而为包含他人的目标努力时,结果可能反而是拥有更稳定和非防御性的自尊(Deci&Ryan,1995;Kernis ,2003) 。
这让我想到《国王的演讲》里的情节,约克郡公爵因为口吃和内心的怯懦,一直无法顺畅地登台演讲——直到在二战前临危受命被推上王位,必须要发表演讲鼓舞军民——当“当众说话”这件事有了超越自己的意义时,口吃居然好了 。
恰如其分的自尊|“ta都不回我微信,好伤自尊啊”|如何获得恰如其分的自尊?
文章图片
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稳定的自我价值不该是一个追求的目标,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当你变得更开放,更愿意分享;当你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并专注于它本身的价值;当你真正关心他人,并自发地为他们做点什么……
你不会再怀疑自己是否有价值,因为那个答案就是一个肯定的Yes 。
Michael H Kernis,Measuring self-esteem in context: the importance of stability of self-esteem in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5 Dec;73(6):1569-605. doi: 10.1111/j.1467-6494.2005.00359.x.
《恰如其分的自尊》,【法】,克斯斯托夫·安德烈,弗朗索瓦·勒洛尔,三联书店,2015-8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