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能撑多久?成年人连崩溃都是静音模式

《少年的你》里有个镜头,小北和陈念在监狱隔着玻璃对视,全程静默无语,只有复杂的表情、交织的眼神、炽热的泪水 。
看到这个“名场面”时,我偷偷望了一眼四周,很多人都在低头擦眼泪 。
我挂着泪珠的脸和旁边抹完泪刚抬头的大哥撞上了,两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继续看电影 。

你还能撑多久?成年人连崩溃都是静音模式

文章插图
那一刻我有些出戏地想:
一群成年人,在别人的故事里,为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两个少年,泪撒当下 。
而电影散场,回到现实,穿上坚硬的铠甲,继续在自己的故事里扮演合格的成年人,努力和眼泪保持距离 。
郑易警官在电影里说:长大就像跳水,不论河里有石头、沙砾、河蚌,什么也不想,跳下去 。
你还能撑多久?成年人连崩溃都是静音模式

文章插图
有人做了后半句的补充理解:也许磕着疼,但不会怕,也不会哭,你就长大了 。
哭,仿佛成了每个人成年的祭献品 。
1.长大以后,就不会哭了
说来有趣,我们为着电影里的人物泪流不止,但对于身边的人,却鲜有共情 。
当一个人哭唧唧地出现在你面前,抛开面子上的安慰和客套,有可能的真实想法是:
好烦,搅得我心神不宁 。
这么脆弱矫情,像什么样子 。
哭能解决问题吗?
顺便强化一下“我多么成熟优秀”的自恋 。
集体潜意识中,哭代表无能、软弱、怯懦,是没出息的小孩和弱女子的专属 。
这种深入骨髓的偏见,拼接成了一个苛刻的社会环境,人人都想成为强者,而脆弱和哀伤不被允许、理解和涵容 。
讨厌别人哭,是因为害怕 。
你还能撑多久?成年人连崩溃都是静音模式

文章插图
一是害怕认同这种方式,会将自己变为同一类人;
【你还能撑多久?成年人连崩溃都是静音模式】二是害怕早年沉寂的创伤和苦苦压抑的情绪,会因为镜像神经元而触发共情,进而被勾连出来;
三是害怕没人愿意接住这些强烈的感受 。
我们深知,一旦闸口打开,将泛滥成灾,无人可救,于是潜意识匆忙选择防御、回避和逃离 。
所以,不是不会共情,是根本不敢共情 。
面对自己时,就更加狡猾了,一边自我哄骗“多大点事儿啊”,一边祭出各种大招:
工作麻痹、酒精麻醉、夜店狂嗨;
疯狂购物、朋友聚会、旅行艳遇 。
谁会用哭这么小儿科的把戏?看看我的处理多么成熟高级 。
在这些所谓成人化的方式里,我们压制情绪,转移精力,平复心态,然后,生活的车辙继续滚滚向前 。
看,又扛过去了,一切安然无恙 。
直到有一天,无意中被某些小事击中:
可能是急着给女友送钥匙骑车逆行,被交警拦下;
可能是一个人在厨房做饭,突然停电,四周一片漆黑;
可能是看着电影,看到少年纯真的眼神和决定 。
于是,猝不及防地崩溃大哭 。
你还能撑多久?成年人连崩溃都是静音模式

文章插图
成年人崩溃的点都好奇怪啊,那么多大风大浪都面不改色的过去了,怎么总是在细节上功亏一篑呢?
太宰治说:生活像一个巨大的枷锁,稍微动一下就会流出血来 。
因为那些积攒的伤疤,从未痊愈,在暗处鲜血淋漓地等待一个扳机点,伺机喷涌而出 。
2.哭有什么用?
小时候,父母将无力抱持的情绪,一把推还给我们:
哭哭哭,只会哭,哭有什么用?
长大以后,这个声音内化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在自我脆弱的时刻不停叫嚣,发动自我攻击,直到把眼泪一点一点憋回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