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中的影响来自哪?父母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二 )


生态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的成长就像是蝴蝶效应的结果,来自多方面 。
父母的某个决定,成长过程中某天一个难忘的事件,只是一个点,而人的成长是有无数个这样的“点”构成的,造成一生的影响不是某天或某个特殊的事件 。
2.父母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我们耳熟能详的育儿理论通常是这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就是一台复印件,父母如何,孩子就如何,父母如果想要孩子怎么样,自己首先要做到怎么样等等 。
这些理论乍一听都非常有道理,好像父母是孩子成长学习的唯一因素,但这种理论忽略了,虽然儿童长期和父母一起生活,但是孩子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真空状态:他会和爷爷奶奶、邻居、陌生人接触,会看电视,受到来自媒体等多方面的外部影响 。
孩子并不是一个罐子,你往他脑袋里装什么他就接收什么,孩子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个体 。
很多时候,父母想让孩子执行plan A,苦口婆心讲了A的好处和道理,可是孩子就是不听,执意用自己的想法去决定自己的行为,去实践那些哪怕明知道结果不好的plan B或plan C 。
孩子的成长建立在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化发展的基础上,最终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是他以个体独有的方式和周围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
我的表舅和舅妈两口子在市井讨生活,两人都是初中毕业,经营着一家小饭店 。
表舅妈怀她的二女儿时,孕期几乎就是在牌桌上度过的,亲戚们都说,有这样的胎教,孩子将来应该也是一个“牌友”,结果表妹长大后对打牌一点兴趣也没有,还和她的大姐一样,一点没有沾染父母的打牌的习惯,从小懂事乖巧,学习成绩也不错,最后双双考上大学 。
尤其是大女儿,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工作,人也非常孝顺,结婚后还经常拉着自己爱人来父母店里帮忙 。
这种例子其实不少见,很多家长目不识丁,却教出了考上名校的大学生,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是一块海绵,并不单单吸收来自某方面的养分 。

孩子成长中的影响来自哪?父母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文章插图
3.父母应该如何做?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就会有疑问了,既然父母不是孩子的最主要影响者,孩子的成长这么随机,如何给孩子最适合、最好的养育呢?
答案是,给孩子持续的稳定的爱,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
? 持续的稳定的爱
美国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出,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他需要解决一个心理冲突,就是对妈妈的基本信任或者基本不信任,如果孩子能够成功解决这个冲突,建立对父母的信任,则孩子才能够健康的发展人格 。
当一个孩子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只有父母可以给他充足的爱和安全感,孩子从父母这里获取源源不断地能量,才能够勇敢地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 。
孩子一出生,就是在和父母在互动,他在与父母交往互动中学习到的交流模式,会运用到他成长过程中的其他社交活动,比方说幼儿园的同学老师、小区的同龄小朋友、亲戚长辈 。
父母给孩子持续温暖的爱,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地会认为外部环境也和父母一样会这样对待他;
而如果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常常是训斥和责骂,会形成定向思维,以为外界也会同样的态度对待他 。
持续稳定的爱,是父母能给孩子的,勇敢面对世界的武器,他必不会因为胆怯和害怕而停止探索和学习,这也是父母给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礼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