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于担心对方,有时更像一把刀伤害对方

当一个人想“为你好”或“教育你”的时候,除了起皱的眉头和因紧张导致抖动的面部肌肉,嘴里还会传出一句:我担心你 。
我担心你,乍一听会感到暖心,我们都希望自己被看见,不管是肉体上的还是心灵层面,都期待被一束光照亮,这也是我们作为人——拥有高级智慧和丰富情感的生命——存活的主要意义之一 。
但有时,我们不得不体验被暖心刺疼的感受,这种疼是一种被压抑的、外界不被接纳的疼痛 。类似这样的体验使我们产生“有苦说不出”的感觉,明明感到不舒服、难受,还要假装很享受的样子,强颜欢笑,做出这些努力一部分是为自己:我还能忍受,看我多厉害;另一部分为他人:我怕我说疼,你会不舒服 。
人人都有自恋,与生俱来的东西,它能促使我们释放能量触角,伸展攻击性,还能产生拯救弱者的英雄主义情结 。那些说着“我担心你”的人,内在好像有一股强大的动力,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给予最热切的关怀,享受着助人为乐的快感,伴随快乐一起出现的还有感动,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 。
洋溢在正向积极情绪的海洋里,我们难免会遗忘现实的“俗气”,对自我觉察的能力也设置了障碍 。通过“担心”他人让自己拥有成就感,是否还存在对某些难以面对的部分的掩饰?作为旁观者的我,不知道这么做有何目的,我不是他,真相只有自己最清楚,也只有自己拥有诚实或虚假的选择 。
但我还是会试着去理解他人,这不仅是作为心理咨询的素材,更是我的一份期待,希望通过理解他人从而理解自己,接纳自己 。我们都是人,但很多时候却很不一样 。

太过于担心对方,有时更像一把刀伤害对方

文章插图
“我担心你”,背后是什么在支撑?我试着分析下 。
1、把对自己的担心投射给他人,用迂回的方式来达到满足自己的目的 。
我常听见家长教育孩子时说:你不要玩手机(随意举例)了,妈妈/爸爸这么说你是担心你,你知道吗?试想一下,当你是这位家长的孩子时,你有何感受?感到伤心、难过、愧疚、愤怒?这就对了,这个孩子就会有这令他难受的情绪堆积在心里,他再想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行动就很难了 。
把焦点放在父母身上,当他们说“我担心你”的时候,很可能正处在焦虑中 。焦虑是一份不愉快的感受,加上一个这样的认知:对可怕事件的猜想 。父母对“孩子玩手机”所导致的后果的猜想是: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大学、交不了优秀的朋友、找工作困难、活不下去,等等 。这些可怕的场景一旦出现在父母的脑海里,他们就被吓着了 。人处在恐惧中时,身体会紧绷僵硬,这是退行到婴儿期的表现,婴儿对恐惧的反应是撕心裂肺的哭喊,那么肉体已成年的巨婴则通过抱怨、指责的方式来抵抗恐惧 。
我的这番描述好像过于严重,可能会引起一些家长的不适 。既然是分析,那就得用上智力去推理,有时事情并不会真的按照这些预想发展,但如果我们有勇气冷静面对最坏的预想,也许就不会焦虑,有思考参与的焦虑和恐惧就不再焦虑和恐惧了 。
家长之所以会担心孩子,很有可能是他们也曾经被这样对待过,或者自己的人生真如他们自己的父母所担心的一样,成为了现实 。既然自己已经是这样了,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复他们的命运 。于是,“我担心你”就成为对他们担心自己不能的防御 。
2、对自己的担心会觉得自己很弱小,感到羞耻,为了不去面对这份羞耻,就把羞耻投射给他人,让他人感到羞耻,然后通过指责或“我担心你”的方式来处理羞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