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急切的、近乎绝望的挣扎 。
我没有对小文那句“我接纳自己是个废物的事实”做出评价——即使我内心急切地想要安慰她,但同时我的自我觉察也告诉我,无用的安慰本身是多么苍白,它只是对抗我的焦虑的武器 。
最后,我选择了去回应她的挣扎:“当你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你感到解脱了吗?”对面突如其来的沉默 。良久,我才又听到她轻轻地说:“……没有,我感到自己更痛苦了……为什么我都接纳了,我还是这么痛苦呢?”紧随而来的是小声的啜泣 。
我默默叹息,是啊,人怎么会因为承认自己痛苦的现状而获得解脱呢?它只是一种妥协、一种无可奈何 。
适当的协商、灵活的变通固然是很重要的,但那都不是妥协 。主动的协商会带来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被动的接受则会与期待落空的痛苦如影随形 。所有说着“接纳之后你就解脱了”的人,都未免太看不起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命力了 。
生命力就是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有破土而出的冲动 。它是深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颗种子,越是感到自己的局限、自己的软弱,这颗种子就越强大 。
在人本主义取向先驱者阿德勒的理论中,将“自卑”视为所有人的共同属性 。可能令许多人惊讶的一点是,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同时也是人类一切奋斗的根源所在,它不是个体软弱或异常的表现,而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会促使我们努力去追求超越感、成功、完美这些美好的品质 。
我们的软弱,是令我们向光而生的土壤 。
文章插图
小文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一位酗酒的父亲,一段永远缺失的母爱,一个糟糕的家庭环境,一份努力了却无效的平庸 。
与我们所有人遇到的困境一样,这些“问题”看起来那么庞大而且无可改变,令我们待在一个暗无天日的深坑中,绝望又无助 。
在这之前,每个人一定都会或多或少地尝试去照亮这片黑暗,但人生无常的常态,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最终浇灭了那些火花 。
那些火花叫做“希望” 。
即使看不到对方,我似乎也能看到电话那头小文那双黯淡的双眼,这里面本应有着对生活的向往 。
文章插图
如何给绝望中的人“注入希望”?这也是心理咨询实践工作者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之一 。
心理咨询发展到现在,全世界一共有400多个咨询流派,然而却没有任何一个流派可以代表客观真理,它们只能代表一种看待人类行为的方式 。比如,被人们熟知的精神分析流派更关注“问题”和“问题的形成”,但越来越多的后现代心理咨询流派开始更多地关注“目标”和“未来”,例如我个人很喜欢的焦点解决短程治疗(SFBT)就是其中之一 。
想到SFBT,我在共情了小文的困难并取得她的合作同意之后,问了她一个SFBT中常见的关于“未来”的问题 。
“如果今天晚上我们通完电话,在你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奇迹,你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你觉得明天你如何能够知道这个奇迹发生了?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呢?”
“奇迹问句”是关于“没有问题的生活”的描述,关于它的起源有许多说法,但毫无疑问的是,如今许多后现代心理咨询都开始运用它 。这样简单的问句,却可以神奇地让对方在保持现实感的同时,只通过语言的描述就可以体会到奇迹发生之后的情景 。
文章插图
听到我的问话后,小文明显停顿了一下,我仿佛能看到她有些迷惑的眼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学会放弃的智慧,我们需要学会放弃一个人
- 如何通过性别教育帮助孩子成为自己
- 我们应该如何为孩子做性教育
- 丁克族|“丁克的我们50岁就后悔了,可是我不能说实话,只能自欺欺人”
- 番茄小说邀请了好友为什么我没有领到红包
- 怎么判断自己的淘特是不是黑了
- 明星穿衣服搭配图片2020
- 本文转自:光明网“我记得你。|“婆婆,我还记得您!” 辅警时隔4年帮助同一对夫妻
- 朋友圈|立秋问候,献给我的朋友圈!
- 梦想|我的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