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对“出名”的极端渴望 , 不仅是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点 , 其背后更有个人主义思想传承下来的脉络做基底 。既然个体是最显赫的存在 , 那么作为个体的“我”想要去兑现和享受这份显赫 , 自然是可以理解的题中之义 。
但人类往往生活在悖论之中 。
在个人主义最风行的美国 , 恰恰是对“个人主义”反思最多的地方 。《自恋主义文化》、《我一代》、《自恋时代》等对“自我”概念的解构和质疑类研究 , 近些年在美国出版界颇受欢迎 。再往前 , 在个性概念刚刚被推崇之时 , 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就在《没有个性的人》当中 , 塑造了一个“没有个性”的英雄 , 将“个性”作为反抗的对象 。(当然 , 穆齐尔的“个性”概念更为复杂和抽象 , 并非特指过度的自我关注 。)但今天的中国 , 从集体主义当中逐渐挣脱出来 , 正处于与“个性”的热恋期 , 个体与自我是当下中国社会最被推崇的概念 。每个人狂热想要获得的 , 是个体的特殊性 。

文章插图
这或许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 它只是说明 , 每个社会有机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新陈代谢节奏 。但从这个小小的“取名”动作 , 我们可以窥见国人对“特殊性”的渴望 , 已经成为一种强迫症般的惯性 , 愈演愈烈 。而与此同时 , 大多数人的人生 , 最终都会滑向“平庸” 。这中间的巨大落差 , 正实实在在地折磨着我们 。所谓的“个性” , 应当是在最放松的状态下 , 自然生发的特质 , 而非刻意营造的标签 。在不得安宁的焦虑中 , 人无法发展真正的“个性” 。
为什么我们如此难以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 将会度过平凡的一生?畅销书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新闻的骚动》里 , 对此做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解释:“对成名的渴求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 。如果一个社会里 , 尊严和善待只是极少数人的专享 , 想要出人头地的欲望就愈加强烈 。……一个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渴望成名 , 那么必有更加本质的原因 , 使得普通人无法获得必要尊重 , 以满足人类对尊严的自然渴望 。就现代世界对名人的沉迷而言 , 与其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太过肤浅 , 不如说是太过残酷 。”
如此看来 , 要缓解当代人对“特殊性”的过度渴望 , 除了个人的反思 , 更需要整个社会朝着更加善意的方向演进 。不管个体成功与否 , 关注、耐心与尊重 , 都应该如同普照的阳光一般 , 洒向每一个人 。
【你的名字里,藏着你的出身】 愿你有个不同凡响的名字 。如若没有 , 愿你到“水与太阳”里去 , 寻找实际的人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取名字大全之好听的女孩名字和男孩名字
- 男不带天女不带仙,给孩子取名的讲究,你听过吗?
- 太神奇了!你的姓名也能预测运势,断吉凶!
- 姓名看你的外遇指数有多高?
- 姓名里最忌讳的三十二五个字,你中枪了吗?
- 2020宝宝取名大全女孩
- 中国的名山都有哪些 那些是中国的名山
- 狮子座女生不爱你的表现
- 安阳非法集资被判刑人员名单 安阳非法集资最新进展
- 有完没完 分手后还要继续撩拨你的星座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