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而言语 , 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
简单说 , 开口吹牛这种行为和动作 , 是言语 , 而吹牛时运用的词语和语法规则 , 是语言 。尽管二者不可能单独存在 , 但我们在日常的引导教育中仍然有区别 。
° 别被孩子们吹出的牛所吓到
因为无论他们是在说自己有多棒还是说自己能获得的资源有多可观 , 那大多都只是由一系列无意义的符号构成的一种语言 。既然没什么实质的指代意义 , 也就不必要谈“牛”色变 。
° 吹牛的过程值得重视
我们要注意引导的 , 是孩子们有关吹牛的言语 , 也就是把吹牛当作是交际过程去分析 , 包括跟谁吹、为什么吹、吹的结果怎么样 。
比如 , 吹牛是否满足了他们的自恋、产生了愉悦感;吹牛是启发了幽默感、发展了想象力;吹牛是否提高了他们的宜人性 , 让他们更受欢迎 。

文章插图
假如 , 这个言语过程、结果并不美好 , 甚至是让他们受到了一些伤害 , 包括可能吹牛过度遭到同伴质疑继而引发自卑 , 或者总是习惯高高在上而被同伴排斥等等 , 就意味着吹牛的行为到了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程度 。
我们可能需要反思:
日常的养育中是否有一些限制或者匮乏 , 让孩子体会到了相对多的自卑、空虚;
日常的激励中是否存在“夸结果不夸过程”的情形 , 比如肯定了孩子“你很棒” , 却没有肯定孩子“你真用功”;
父母日常的言行中、与孩子的互动中是否常常存在夸大事实、不兑现承诺的现象等等 。
4.吹牛的成年“孩子”们
成年人吹牛的场合其实比孩子还多 , 而且吹牛有时恰恰就发生在那些悄无声息的崩溃之前 。往往会吹得高 , 跌得惨 。
对父母 , 我们吹自己获得的成就 , 也吹自己遭遇的苦难 。
《都挺好》中的苏明哲 , 通过吹牛来表现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孝顺 。当他在妹妹的帮助下回到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张罗大家一起吃饭时 , 他夸下海口 , 说自己的薪水比之前还翻了一倍 , 要给父亲买一套房单独住 。吹得妻子都听不下去了 , 抱着孩子愤然离席 。

文章插图
但其实很多成年人内心的苦就在于:作为父母一直以来的骄傲 , 他们不能允许自己让父母突然没了指望 。
当然我们中还有另一些成年人 , 他们未曾被当作骄傲去培养 , 也不擅长向父母表达自己对爱的渴望 , 他们成了跟父母“夸苦”的成年人 , 有的跟父母说自己买房欠了很多外债 , 有的告诉父母自己给孩子请的保姆有多贵又有多不靠谱 , 等等 。
其实他们就是想说 , 因为父母没能搭把手 , 而让自己的人生多出了许多艰难 , 父母该有一些亏欠感 。这其实也是缺爱的成年“孩子”们渴望爱和关注的方式之一 。
同样是大型吹牛现场的 , 还有同学会 。
你说你买了120平的房子 , 我就委婉地说我买了150平而且还觉得不够住;你说你已经是科长了 , 我会小声说我目前还得谨慎点 , 因为正好是提副处的考察期;……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我们怎么样都行,孩子不能有一丁点问题
- 怎么看手相有几个孩子,还可以看生男还是生女
- 写给孩子的寄语和希望 有关给孩子的寄语
- 面对大起大落的人生 这些星座很坦然
- 在家躲避病毒时,你还可以做这5件有意义的事
- 父母的正确,也许是孩子最噬心的毒药
- 优秀的孩子不自由,自由的孩子不优秀
- 隐瞒父母离异的现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不信任
- 中国式父母:为什么我的孩子一身“刺”
- 狮子座最排斥什么类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