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亲密关系的危机与机遇( 二 )


恐惧情绪发生的时候 , 我们更希望有所依靠 。比如拔牙的时候 , 医生会在我们手中放置一个柔软的东西 , 如此可以部分缓解因为恐惧而带来的身体紧绷状态 。为了克服恐惧 , 我们更希望身边有人陪伴 , 相互支持 , 一起面对 。这也是为何战争来临 , 躲在防空洞中的人更愿意相互抱团依偎 , 而不是彼此疏离 。因为 , 人们在安全的环境下 , 更愿意突出自己的独特性 , 从而有别于他人 , 获得更多关注 , 彰显存在感与优越感 。但是 , 在危险的环境下 , 有别于他人是孤独的 , 孤独往往意味着势单力薄 。
所以 , 疫情带来的恐惧 , 必然会导致人们主观上更愿意与他人建立安全关系 , 从而获得安全感 。
不仅如此 , 自我的存在除了自己的生命存在本身 , 还有自我的延伸部分 , 比如财富、房子 , 我的妻子、孩子 , 我体验的爱、价值等……面对生存威胁的时候 , 生存本能会让我们从自我延续中寻找永存感来抵抗死亡的恐惧(这也是信仰的一部分意义所在) , 这意味着:哪怕生命消逝 , “我的一部分”还在 。但是 , 我们会很容易发现 , 财富、房子等物质的“客观存在性”也导致其客观消逝性 , 即俗话说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这时候 , 我们更容易用恒久远的“爱”“价值”“意义”等精神层面的自我延续来获得面对死亡威胁的勇气 , 这也让关系变得重要 。
从这个角度看 , 对于那些想要缓和关系的伴侣们 , 现在正是一个契机 , 因为人们愿意亲近的心理倾向会让很多事情事半功倍 。
反之 , 如果不懂这些心理 , 也可能会让自己的行为对关系的破坏力比平时更大 。
比如 , 我前几天看到一个女性的帖子 , 疫情刚爆发时 , 她很担心家人和年仅一岁的孩子的安危 , 而她的先生却像往常一样彻夜聚会喝酒 。她给先生讲解疫情的危害 , 先生却用“病毒没那么可怕”来反驳她 。这让妻子觉得先生不在乎家人 , 所以网上发帖说自己真的想要离婚 。
这个问题之所以发生 , 恰恰是因为她的先生在伴侣恐惧的时候 , 依然按照以往的关系模式来处理 , 而没有考虑妻子在恐惧的时候希望建立比平时更稳定的安全关系联盟 。
归根到底 , 疫情带来恐惧 , 由恐惧导致不知所措 , 是我们更倾向于对某个指令服从 , 也更容易建立联盟 。而亲密关系双方通过言行举止建立家庭更深的支持系统 , 将会有助于关系的发展 。
与恐惧不同 , 焦虑情绪恰恰相反 。
恐惧往往与生存的保障有关;焦虑往往与生存的质量有关 。也可以说 , 恐惧是失去你不能失去的(生命) , 焦虑是错过你可以得到的(成功) 。担心失去让我们更容易建立联盟 , 关心得到会让我们更想寻求独立 。
日常生活中 , 人们面对各种压力更容易焦虑而不是恐惧 , 焦虑会损害关系 , 这也是为何现代社会离婚率更高的原因之一 。相比而言 , 古人的基本生存没有保障 , 他们面对的更多是“当下的威胁” , 比如猛兽 , 其他部落的入侵 , 恐惧情绪占主导;而现代人解决了基本的生存 , 面对的更多是“对未来的担忧” , 比如升职 , 更大的房子 , 焦虑情绪占主导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