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们而言,自己和自己、自己和生活之间,正在发生一些无法言和的改变 。
医者不能自医,救人者不能自救 。本该受到高度重视心理问题,却总是被忽视 。

文章插图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援救者都是无法自主发声的群体,媒体报导什么,观众接收什么 。
在接收过程中又往往忽略事情的细节和救援者的心理 。
灾难发生时,当结果不尽如人意,就有刺耳的言论责骂他们:“救援人员早干嘛去了?”
对于救援者来说,这句话正中软肋 。他们最想的就是第一时间给予受难者生的希望 。

文章插图
比如在我们日常看病中,医生和病人都需要时间,一个用来动手术,一个用来等待 。
病人如果体质差,很可能会等不了 。究其责任,疾病才是病人的敌人,医生不是 。
可很多不接受结果的病人家属,上演了很多医闹事件 。其中很小一部分是医疗事故,更多的是把死亡的责任强加到医生身上 。
他们何错之有呢?
搜救人员不眠不休的寻找活体生命,医护人员脱下口罩后满是勒痕的脸,消防队员在火灾里的最美逆行……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拼命 。
面对灾难,施救者比我们更担心结果 。可现实的残酷之处在于,不是每个等待救援的人都能撑到一线生机 。
他们真的尽了最大的努力 。

文章插图
援救者不是超级英雄,他们面对困境也会难过会心痛 。
但是在大众的认知里,救死扶伤是他们的职责 。救,一定要救活的 。
与其说职责,更像是牢牢囚住他们的枷锁 。
生而为人,谁不害怕死亡?施救者并不是看惯了生死,是不得不面对啊!

文章插图
67岁新冠病人病逝,27岁医生崩溃大哭
但是无论是媒体,还是大众,却从未聚焦过他们的心理创伤 。
其实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可以不止有赞美,还可以有更多深层的关注 。
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应该是一个圆圈,他们不应该因为施救者的身份,恰恰做那个缺口 。
别让爱和关心在这里戛然而止 。
他们的心里有大爱,也有很多缺憾 。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温暖,把这些缺口填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山药玉米粥的禁忌
- 刺五加叶茶的功效与作用
- 凤凰古城的历史和故事 凤凰古城的历史和故事介绍
- 三星堆遗址是最早哪一年发现相关出土物 三星堆遗址的简介
- 杨家将祖籍哪里 杨家将的祖籍是哪里
- 秦朝人吃饭吃什么 秦朝人吃饭吃的东西是什么
- 卢沟桥事变是哪一年 当时发生了什么
- 闭关锁国是什么时候 闭关锁国的相关介绍
-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意义有哪些
- 庄顺皇贵妃的人物生平 庄顺皇贵妃是谁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