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哭、失眠、崩溃:疫情过后,他们是最痛苦的人

3 月 7 日下午,南方的阳光暖暖的透过玻璃窗 。一位正在酒店隔离的小朋友王昕(化名)听妈妈念叨着:“宝贝,我们很快过了隔离期,就可以回家住了 。“
一声巨响,整个酒店轰然倒塌 。
短短数秒,王昕就从安静的房间里坠落到废墟之下 。周围都是交错的钢筋水泥,王昕被压在空隙里,唯恐动一动,就会被钢筋刮破皮肤,甚至刺穿身体 。
在泉州欣佳酒店坍塌后的 21 小时后,被困在废墟里的王昕和母亲终于被前来救援的消防队员救出 。

痛哭、失眠、崩溃:疫情过后,他们是最痛苦的人

文章插图
此时路边已经围满了人 。现场弥漫着灰尘,微微有点呛喉咙 。
透过漫天尘埃,还能听到围观者撕心裂肺的哭声 。
消防队员们一个接一个的找,再一个接一个的搬 。有些人被墙块砸断了手脚,血流不止,还有人直接浑身是血,还没送上救护车就已经断了气 。
现场尖叫声、哭泣声、呐喊声混在一起,满是绝望 。
消防人员小心翼翼地在瓦砾旁走着,呼喊着,用探测器探测着,等待着有人回应,等待仪器能有反应,等待还有生命依然存活着 。
哪怕只有一个幸存者,哪怕他只有一口气也好 。
可消防队员搬开破碎的墙,看到眼下这一幕,泪眼婆娑 。
一个 2 岁的弟弟紧紧抱着 4 岁姐姐的腰,姐姐一直弓着身子,把弟弟护在怀里 。
没有呼吸 。
痛哭、失眠、崩溃:疫情过后,他们是最痛苦的人

文章插图
消防队员们哽咽着抱出孩子们小小的、冰冷的尸体,把他们放在担架上 。看着他们被密封袋打包,送上车 。
痛哭、失眠、崩溃:疫情过后,他们是最痛苦的人

文章插图
然后蹲在路边,失控地哭了 。
在很多人的眼里,医生、消防员、警察,这些施救者是见惯了生死和大场面的人 。所以总觉得他们麻木不仁,甚至漠视生死 。
错了 。在经历灾难后,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也会陷入无法处理的困境 。
这些惨痛的画面,会在消防队员的脑海里一辈子挥之不去 。甚至是回家后面对自己年龄相仿的宝宝,都能想起钢筋水泥下那两具冷冰冰的尸体 。
他们一辈子,都要活在对亲人的患得患失和心有余悸里 。
而我们对他们的痛苦,却一无所知 。
痛哭、失眠、崩溃:疫情过后,他们是最痛苦的人

文章插图
说到接触和目睹死亡最多的职业,施救人员绝对是首当其冲 。医护工作者、警察、消防队员……都会在灾难的第一时间赶到 。
虽然看过死亡,但是他们从未看淡死亡 。
2017 年,医库调研对医学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那些平时被冠以“看淡了生死”的医生,其实并没常人眼里想象的麻木和淡定 。
这次参与调研共 744 人,有 600 人否认了对死亡麻木对说法 。
痛哭、失眠、崩溃:疫情过后,他们是最痛苦的人

文章插图
面对死亡,只有极少数人能平静 。
痛哭、失眠、崩溃:疫情过后,他们是最痛苦的人

文章插图
依然有七成的医护人员面对死亡和病危是情绪低落的 。
比如在这次疫情中有一位想要弃疗的老奶奶,请求 90 后护士给她安乐死 。
护士听完震惊又难过,强忍着安抚完老人后,退出病房才敢哭出声 。
“我家里也有老人,听她这么说,特别绝望 。”
而这种情况,是每个医护人员的常态 。她们需要强行忍受,再悄悄地消化这种崩溃 。
在这次疫情里,医生要面临的,从来不是治疗难题的攻克,她们要面临的,是身心的双危 。
同济医院每日发热人数高达 400,护士沈继每天要给至少 150 人次进行穿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