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学中医|“阻断”糖尿病的方子!化解口渴、脑胀、身热、血糖偏高,请学习


帮你学中医|“阻断”糖尿病的方子!化解口渴、脑胀、身热、血糖偏高,请学习
文章图片
帮你学中医|“阻断”糖尿病的方子!化解口渴、脑胀、身热、血糖偏高,请学习
文章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内科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中医的优势 , 在于未病先防 。 防病、阻断疾病发展进程 , 这是中医的强项 。
比如说吧 , 这个糖尿病 , 中医在预防方面 , 就有一定作用 。
我给你讲一张医案故事 。 我讲完 , 你就知道中医是怎么做到的了 。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 , 医案记载姓金 , 是湖南人 。
这个人 , 早在六年前 , 就经常有头晕的现象 。 到了医院检查 , 发现血压和血糖都偏高 。 虽然不算特别高 , 但超出了理想范围 。
于是 , 医生就为她对症治疗 。 很快 , 此人血压下来了 。
不过 , 虽然血压下来了 , 但是生活中她依然感觉有些头晕 , 而且眼睛发胀 , 脖子发胀 , 微微口干 。 一旦发胀 , 身上还可能伴随潮热感 , 至于说头晕的感觉 , 隔三差五也会出现 。 至于说血糖 , 还是有些异常 。
这个难受劲儿 , 偶尔出现一两次 , 倒还好说 。 但问题是 , 患者一病就是六年啊 。 六年来 , 总这样 , 谁受得了?
于是 , 经别人建议 , 她去看中医 。
找的谁呢?是熊继柏老师 。 熊师生于1942年 ,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感兴趣的朋友 , 你可以查阅一下他老人家的学术生平 。
刻诊 , 见患者脉弦细 , 舌红 , 苔薄黄 。 仔细询问 , 患者当时的主要问题 , 就是血糖稍微偏高 , 口干 , 有潮热感 , 眼胀 , 脖子发胀 。
当时 , 熊师书方一首 , 见:
参须8克 , 麦冬20克 , 天冬15克 , 花粉10克 , 黄芩10克 , 知母10克 , 五味子4克 , 葛根40克 , 天麻20克 , 钩藤20克 。
这个方子 , 总共开了20剂 , 水煎服 。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以后 , 口干、眼胀、脖子胀的感觉大大减轻 , 潮热感消失大半 , 整个人 , 舒服多了 。
这个时候 , 再查血糖 , 基本恢复正常 。
这张医案 , 非常短小 , 是熊师的临床验案之一 。 以上 , 我截取了其中的主要部分 , 给你转述完了 。
【帮你学中医|“阻断”糖尿病的方子!化解口渴、脑胀、身热、血糖偏高,请学习】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
这个患者 , 根本在于阴虚内热 。
怎么知道的?舌红 , 苔薄黄 , 这是阴虚有热的表现 。 微微口干 , 这也是阴虚有热 , 津液受损 。 阴虚生内热 , 患者就会感觉到潮热感 。
阴津亏虚 , 脉道不充 , 所以脉细 。 阴津不能濡养脉道 , 所以脉象偏弦 。
另外 , 这人从前有血糖偏高、血压偏高的问题 。 这个 , 和阴虚有热的身体内环境 , 也是息息相关的 。
比如说这个血糖 , 它是什么?是血液中的一种能量 。 阴津充足的情况下 , 这个能量被稀释了 , 血糖就不高 。 阴血不足了 , 能量就聚在一块 , 形成了血糖偏高 。 这也好比河床里的石头 。 水充足的时候 , 石头看不见 。 只有水不足的时候 , 阴津干枯 , 石头才露出水面 。 这是一个道理 。 所以说 , 阴虚 , 对于血糖偏高 , 是有诱发作用的 。
再比如血压 。 阴津亏少 , 则必然肝阴不足 。 肝阴不足 , 肝阳就容易不受敛摄 , 它要往上闯 , 形成肝阳上亢之势 。 肝阳往上这么一使劲儿 , 患者脑袋就会晕 , 眼睛就会胀 , 脖子也跟着胀 , 血压就高 。 这都是肝阴不足 , 肝阳往上顶的结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