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o|一边蹭国潮热度,一边被质疑搞产品抄袭,国牌也有两幅面孔?( 三 )
于是乎 , 越来越多博主为了流量 , “跟风”加入到了“吐槽novo”的行列 。
值得一提的是 , 抄袭上瘾的novo得到的“惩罚”远不止于“众人吐槽” , 还有来自法律的制裁 。
“螳螂财经”查询到 , 早在2019年 , novo所在的广州爱莉化妆品有限公司 , 就被广州市玛可安迪化妆品有限公司告过 。
另外 , 据美妆博主“Benny董子初”透露 , novo所在公司的另一品牌hojo , 在此前就因为商标侵权、产品侵权、设计侵权等原因 , 被包括LV在内的不少品牌告过 。
既然已经被骂到“人人喊打” , 还时刻承担着被告的风险 , novo们为何依然坚持抄袭呢?
一方面 , 抄袭可以在节省时间和金钱成本的前提下 , 帮助品牌实现“利益最大化” 。
国牌彩妆发展至今 , 在有文化自信做支撑的当下 , 也不过跑出了完美日记和花西子两个头部品牌 。 剩下的诸多小品牌们 , 既没有大钱往营销上烧 , 走“流量出圈”的路子 , 也不想耗钱耗时请好的设计师 , 往小众路子上靠拢 。
于是 , 复刻现有知名品牌的设计 , 就成了最“投机取巧”的一条路 。 这样既节省了设计成本 , 也“蹭”到了其他品牌已有的市场认知 , 节省了广告成本 , 还跳过了品牌沉淀期 , 节省了时间成本 。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
另一方面 , 国内彩妆行业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 , 通过抄袭“苟活”也好过直接“出局”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近10年 , 全国化妆品相关企业注册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 其中 , 2020年注册量达278.89万家 , 同比增长11% 。 2021年上半年共新增201.8万家相关企业 。
这一方面说明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仍在持续扩大 ,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 , 新品牌们要从中“突围”只会越来越难 。
尽管赶上了国潮热 , 但每年倒在圆梦路上的彩妆企业依然不在少数 。 据青眼不完全统计 , 今年以来 , 广东、北京、江苏等全国多地已有29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主动注销或被吊销了许可证 。
俗话说 , “好死不如赖活着” 。 对novo们而言 , 相较直接被清算出局 , 还不如通过抄袭先“活”下来再说 。
三、当“国货之光”变“抄袭之光” , 国牌彩妆何时才能“破圈”?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 , 当novo这类“以抄袭为荣”的国产品牌越来越多 , 国牌彩妆在全球彩妆界“破圈”的几率 只会来越渺茫 。
如前所述 , 国牌彩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没有自己的市场声量的 , 以欧莱雅、3ce、canmake等为代表的日韩和欧美品牌垄断了国内市场 。
如今 , 经过长时间的市场沉淀 , 又赶上了新消费和国潮的东风 , 国内终于跑出了诸如完美日记、花西子这类代表品牌 , 让我们有勇气喊出“国货之光” 。 没想到的是 , 还没等国牌彩妆冲向更高端的市场 , “国货之光”就即将因novo们的存在沦为“抄袭之光” 。
在吐槽novo的美妆博主里 , 不排除部分人确实为了博取流量红利 , 但他们中大多数人至少有一个观点是高度重合的:novo们将会败坏国牌彩妆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市场口碑 。
实际上 , 尽管贪低价的消费者能接受novo , 但大部分消费者其实是不能的 。 基于其在设计和质量两头都不占优势 , 未来也很难大面积出圈 。
最新消息显示 , novo已经在请自己的设计师并且开始征集粉丝投稿 , 要做自己的原创产品了 , 甚至还保证不涨价 。 截至目前 , 该话题在抖音的播放量也已接近千万次 。
但只要那些抄袭的产品不下架 , 只要还有“无良”博主为了广告费给这些抄袭品牌做营销 , 那么国牌彩妆就难以真正从“价格低廉”、“设计土low”等固有印象标签里挣脱出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能够帮助面霜先放一边,皮肤容易缺水变暗沉的,看看这6款平价面膜
- 能够帮助眼霜先放一边,有黑眼圈、干纹的,这些眼部用品更值得拥有
- 穿衣搭配 600斤胖猴仔给大胖做牛排,自己躲一边吃青菜,为减肥没吃一口肉
- 许晴 瘦身后的胖丫晒照模仿许晴,自夸一模一样,网友评论“一边倒”
- 长痘痘让老罗心动的「洗面炭」!1s去油,毛孔清爽,一边洗还能一边做护肤!
- 设计腰部自然的收腰,加上一定的造型感,比如一边捏褶的造型
- novo 国产平价口红中,受欢迎的不止有完美日记,它也深受大家喜爱!
- 睡觉觉一边睡觉觉,一边变漂漂。夜间保养,千万别浪费了“名奥有妙招”
- 短发|普通人:我剪短发可爱,奶茶妹:没我气质,绿茶妹:都一边靠!
- 发型|超简单露头皮侧边编发 一边披的清爽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