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巷清风抚我面|“妈,我3万给您买的项链咋戴在弟媳身上了”“一家人,别计较”( 二 )
小芝听闻目前的这番话 , 便知道母亲是在变着法的和自己要钱 。 小芝心里想 , 自己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 可是如今却要自己掏钱帮弟弟找工作 , 这算是哪门子的传统 。 可是这是自从自己参加工作以后 , 母亲第一次和自己张嘴要钱 , 小芝只好给了 。
还不如弟媳
母亲从自己这里拿了五万块钱 , 自己又凑了一些 , 最终花了十多万给弟弟买了工作 。 就这 , 弟弟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经常请假 , 差点被单位开除 , 还是母亲又去求人才答应给弟弟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 。 提及这里 , 小芝实在是不理解为什么母亲还是喜欢弟弟多过于自己 。 自己自小懂事听话 , 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 一路努力走到现在 , 从来没让母亲操心过 , 这么省心的孩子还不如弟弟一个混世魔王的啃老族 。 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吗?我想根源还是在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过期思想中 。
工作安定下来 , 母亲又开始担心起弟弟娶媳妇的事情了 。 弟弟少年时候没少谈恋爱 , 几乎谈一个就往家领一个 , 但姑娘们看起来都不怎么着调 , 弟弟也不认真 , 几乎一年能换三四个女朋友 。 如今到了适婚年龄 , 反倒身边一个合适的姑娘都没有 。 母亲这边急着给儿子娶媳妇 , 弟弟依旧吊儿郎当 , 让去相亲也去 , 但去了态度不积极 , 往往和姑娘唱反调 , 一顿饭没吃完 , 姑娘就被气走了 。
不过可能是基数大 , 相亲见的人多 , 总有一个弟弟喜欢的人 。 姑娘叫小荷 , 文文静静的 , 和弟弟是相亲认识的 。 听母亲说相亲回来弟弟便和以往不一样 , 凑到母亲跟前问姑娘的信息 , 母亲知道这是喜欢了 。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 , 相亲看对眼 , 弟弟努力追求 , 确立恋爱关系 , 接着订婚、结婚 , 母亲开始准备婚礼事宜 。 母亲为弟弟准备婚房、婚车一应俱全 , 彩礼也给了姑娘十几万 。 这么多钱花出去 , 弟弟终于抱得美人归 。
结婚后的弟弟和弟媳和母亲是分开住的 , 不过每个周末都回来看望父母 , 顺便蹭饭 。 五一以后的那个周末 , 小芝也回来看望父母 。 看到之前去旅游给母亲买的项链戴在了弟媳的脖子上 , 小芝很纳闷 , 心想是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吗?知道看见母亲脖子上什么饰品也没有 , 便问“妈 , 我三万给您买的项链怎么戴在弟媳身上了?”母亲一脸不以为然的说:“这有什么 , 小声点 , 别让小荷听到 。 小荷说她看着挺好看的 , 妈便给她了 , 都是一家人 , 有什么好计较的” 。
结语
行文至此 , 小芝的故事要和大家告一段落了 。 小芝告诉我们 , 母亲不以为然的态度让自己深感难过 , 这三万块钱自己都不舍得给自己买一条项链 , 想着孝顺母亲 , 没想到母亲转手给了弟媳 。 比不过弟弟在母亲心中的地位 , 如今还比不过弟媳 。
为人父母 ,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一碗水端平 , 对每一个子女一视同仁 。 “皇亲国戚犯法和庶民同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古语都在以古人的方法告诉我们 , 治国尚且如此 , 更何况在家庭呢 。 文中母亲的做法 , 可能是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普遍演绎 , 可这着实不是英明之举 。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 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了 。 期待大家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清风|拈风入帘,摇响过往幽梦中的风铃
- 文|清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上初中时 清风专栏 | 一只掉进水里的手电筒
- 田间诗 清风徐徐,花香阵阵,适宜穿一件吊带短裙陶冶情操!
- 田间诗 袭一抹蓝色吊带裙,沐浴清风,悠然自得!
- |清风专栏|家乡的那条河
- 羽扇清风 田静:怕无归期,怕空欢喜,怕来的不是你。网友:你值得世间美好
- 清风|夕阳已逝,犹如从前
- 羽扇清风 姚威帮田静梳头发:世上哪有什么怕老婆,只有尊重和爱护
- 南巷清风抚我面 “陪嫁房装修我砸了,不占你便宜”女子霸气退婚,凤凰男全家傻了
- 南巷清风抚我面 结婚三年没怀上,和男闺蜜旅游七天就怀孕了,你问我为啥不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