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堆拉|1973,杨星火把乃堆拉官兵,比作是西藏高原上的“雪域雄鹰”( 三 )


三、采访刘文义(二排副排长)
我1969年入伍,今年(1973年)退伍没有我 。我认为是连队领导“吭”了自己,整了我,与我过意不去 。我带着怨气去找领导说个一、二、三,准备说个高低 。可是连队领导却和蔼可亲的对我说:“你是一名老兵、连队的一名骨干 。我们面对凶恶的敌人,连队没有军事较为过硬的骨干,谁来言传身教?谁来带领新同志学习军事技术?谁来增强他们保卫边境的能力?谁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谁来传承发杨乃堆拉“以哨卡阵地为家” 的光荣传统?
经过领导的一席问话,我满腔的怨气,烟消云散了 。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乃堆拉军人应把革命利益应放在第一位,服从党的需要,握紧手中钢枪,安心守卫乃堆拉,对面豺狼胆敢来犯,就彻底消灭他 。
乃堆拉|1973,杨星火把乃堆拉官兵,比作是西藏高原上的“雪域雄鹰”
文章图片
四、何希万烈士﹙九班战士﹚
何希万入伍以来,学习刻苦,工作踏实,勤劳肯干,憨厚老实,不爱多言多语 。因高原气候与自然环境、他在多方面水土不服,经常腹泻拉肚 。但他在班上从来不讲不呻吟, 坚持站岗执勤,带病工作 。有一天砍树,他倒在抬树木的路上 。战友们把他送往团卫生队 。经医生诊断:他小肠发炎、受损严重, 需手术治疗 。可他手术后,仍医治无效身故 。团里为他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年轻的战士就这样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奉献在雪域高原 。
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们用青春、热血至生命来守护 。哪怕狂风暴雪,严寒冰冻,祖国的山河不能丢!
年复一年,一茬茬官兵在这风雪边关,圆满完成戍边任务 。乃堆拉哨所不愧是西藏高原上的一只“雪域雄鹰” 。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星火 四川省威远县人 。1925年生 。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 。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随十八军进藏 。曾参加修筑川藏公路、平息西藏叛乱和民主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边防建设等 。在西藏工作20年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军旅诗人 。
本文由刘光福、雪松整理 。
乃堆拉|1973,杨星火把乃堆拉官兵,比作是西藏高原上的“雪域雄鹰”
文章图片
作者
【乃堆拉|1973,杨星火把乃堆拉官兵,比作是西藏高原上的“雪域雄鹰”】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