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倾诉”烦恼可能会让你更伤心;下班后收到工作消息,有损健康( 二 )


文章图片
抑郁症|“倾诉”烦恼可能会让你更伤心;下班后收到工作消息,有损健康
文章图片
社会资源与自身人格相关
还记得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第三层吗?“归属与爱的需要” 。近几月网络流行词“内卷”、“躺平”都反映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人们的疲惫感 。不仅职场人,学生也在内卷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来自周围人的支持最令人舒心 。但如何获得来自周围人的支持呢?或许和你自身性格有关 。
3周前,美国学者在《Child Development》发表的研究发现,青春早期表现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成年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同理心,并拥有更好的友谊 。
研究者先是对184名14岁的美国青少年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依恋模式,将其评估为“安全型依恋”或“回避型依恋”或“矛盾型依恋” 。然后对这184名青少年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评估他们在朋友互动之间表现出的同理心 。
结果发现,在14岁时表现为安全型依恋的,(即父母在身边时,能享受与父母的互动,也可以独立在自己的世界玩乐;在父母离开时会低落,当父母回来时能被顺利安抚,重新投入父母的怀抱),16、17、18岁时的人际互动中更经常表现出同理心,对朋友的情绪更容易共鸣 。同时也更容易获得周围人的支持,拥有更多的朋友,更好的友谊 。
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孩子的依恋模式与父母-孩子间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父母与孩子建立健康的关系和友谊,信任、支持孩子,孩子更倾向于形成安全型依恋 。为了让孩子日后更好地生活,从小培养他们的依恋类型吧 。
抑郁症|“倾诉”烦恼可能会让你更伤心;下班后收到工作消息,有损健康
文章图片
抑郁症|“倾诉”烦恼可能会让你更伤心;下班后收到工作消息,有损健康
文章图片
做不做一件事,取决于你的神经递质
你可曾想过你为什么会做一件事情?是梦想驱动?兴趣驱动?亦或是利益驱动?其实最本质的是你身上的多巴胺在驱动 。
日本学者发表在《PLoS Biology》的研究发现,不管执行该任务能获得多少的利益,获得是即时性或是延迟性的,需要付出努力是多还是少,只要多巴胺D1受体和D2受体被阻隔,就会对这件事的执行毫无动力 。
研究者通过向猴子注射特异性受体结合分子来系统地操纵这些猴子的D1R和D2R,抑制它们对多巴胺DA信号的生物反应 。并且给每只猴子执行特定任务以获得奖励的机会,同时通过PET脑部扫描仪收集相关数据 。以观察当猴子决定奖励是否值得付出努力时发生的大脑变化以及这个变化的速度 。
结果发现,这两种多巴胺受体亚型D1R和D2R是互补的,它们共同作用以衡量感知收益与时间、精力成本,并驱动身体去执行该任务 。如果一方通路被阻,则执行该任务的动机将大大减弱甚至消失 。但也有一例外,即工作量增加后,是否仍有动力继续执行该任务仅受D2受体影响,D2受体决定该任务是否能完成或快速完成 。
精神障碍中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经常出现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缺乏执行动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这项研究或许能为焦虑、抑郁患者解决该问题提供新的治疗研究思路 。
抑郁症|“倾诉”烦恼可能会让你更伤心;下班后收到工作消息,有损健康
文章图片
抑郁症|“倾诉”烦恼可能会让你更伤心;下班后收到工作消息,有损健康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