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们见面时,你能直呼我姓名”| 咨询室中名字的意义( 二 )
文章图片
其实叫咨询师什么 , 也真够难为来访者的 , 不像医生、律师 , 可以直接姓氏+职业 。 于是 , 很多来访者会选择叫X老师 。 很多地方对于不太熟悉的职业人士都会喊一句“老师儿” , 有尊敬有客套 , 也不失礼节 。
有的来访会感到直呼全名显得有些生硬 , 叫名字又太过亲切 , 把握不住分寸时 , 干脆就只用你我相称 。 其实 , 任何一种显性隐性的称呼都有讨论的空间 , 它至少体现了 , 来访者在心里把咨询师搁在一个怎样的位置 。
咨询关系中叫X老师 , 有时也可能预示着 , 来访者把咨询师放在了权威的位置上 。 这样的情况下叫老师 , 本身可能带有一种期待 , “你是要教给我东西的人”、“你肯定很厉害”、“你比我更了解我自己 , 你会引导我 , 告诉我怎么办” 。
这种期待本身非常值得探讨:例如来访幻想有个全知全能的人 , 可以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或者将超我(包含内化了的父母、师长要求)投注到咨询师身上 , 希望咨询师能够管束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以及把理想化客体的期待放置到面前这位师者身上 , 期望对方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帮助自己 。
文章图片
为什么“老师情结”在中国如此普遍?
这可能要梳理下“老师”的渊源 。 在乡土社会中 , 有一种颇具特色的关系 , 叫师徒 。 师在这里传道、授业、解惑 , 早些时候为了拜师可以端茶递水、清扫庭院 , 往往到了第三年 , 当师父的才零星地教授一些技法 。
学的人低声下气俯首称徒 , 对师傅不仅有专业上的敬重 , 更有各方面的谦卑 。 这是因为 , 在过去单一化的社会分工里 , 徒儿继承的不光有师傅的技法 , 还有名望、资源 , 传承师傅的衣钵 , 不仅可以谋生 , 还能传给后人 。
于是 , 父权制之下“尊师如父”被广泛接受 。
乡土社会的东西 , 如果一个人从生到死故土不离 , 那这些规则是适用的 。 但市场经济下人口大迁徙 , 这些规则就会遇到巨大的冲突 。 更何况互联网时代 , 信息的获取前所未有的多元 , 专业技能再也不是只掌握在一人手里 , 学习途径也不再是师父带徒弟 。
大量学习资源和有用讯息可能云存储 , 任何人都可以轻松斩获 。 “老师”这一角色更像是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情结 。
尽管如此 , 应试教育中依然会将老师摆在核心统领的地位 , 人多好管 , 老师象征心中那个权威 , 甚至比父母更有威慑力 , 被仰望、被捧起 。 对于老师的理想化也就从未消停过 。
文章图片
理想化是一团云 , 你当成沙发坐进去就糟了 。 对于咨询师来说 , 有时很难识别来访者无意识投来的理想化 , 会认为自己真的很厉害 , 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 。
比如灵修中的“大师” , 常常看不到众星拱月的阵仗 , 只不过是一场盛大的投射认同 。 众人把苦和惧投射到“大师”身上 , 认为信大师就可以得解脱 , 而“大师”沐浴着崇拜的目光 , 接受着自恋的供养 , 真觉得自己法力无边 , 再创立个门派收徒 , 以高低贵贱论人 。
作为助人者 , 根本上的问题在于 , 我们能否透过迷雾 , 看到真实的那个人;我们是否能抵住诱惑 , 不通过来访者来满足自恋;我们的自我是否透彻 , 可以理解这一句句老师背后的期许 , 也接得住理想化破灭时的暴怒和攻击 。 这是尊重 , 也是修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