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高原24小时,前哨班遇到《最野暑假》摄制组
文章图片
我的边防我的连
文章图片
辛荣祯
文章图片
第二节:高原24小时,前哨班遇到《最野暑假》摄制组
今年的4月,为了策划暑期节目,笔者一行3人前往红其拉甫边防连前哨班踩点 。
从北京飞乌鲁木齐再飞喀什,从喀什转汽车,开了九个半小时经塔什库尔干县,最后到达红其拉甫边防连前哨班 。这一路的耗时,算算飞一趟南美都够了 。
虽然已近五一,但这里还是一片冰天雪地 。还没进院,先见到了“飞机”“坦克”“大炮”“左轮”——四条说不清品种的大狗 。接近零下10度的寒冷天气里,这四位就那么横的橫竖的竖地躺在院门口,一点也不觉得凉 。我们到了跟前,四位就抬抬t眼皮看看你,算是打过招呼了 。我们正在犹豫如何过这四位的“防线”,有人出来了 。估计是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它们这才一跃而起,退避两旁,开始卖力地摇尾巴 。
出来的是周林平,青海民和人,今年27岁,已经是个十年的老兵了,大家正式场合叫他周班长,私下里都叫他“老周” 。
他个子不算高,脸不圆不长,眼睛大大的,脸颊上两坨标准的高原红,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笑起来甚至还有些腼腆 。他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欢迎欢迎,欢迎来到红其拉甫前哨班,里边坐吧,里边暖和” 。说完就引着我们穿过院子,进了上下两层的哨所营房 。
接待我们的几位战士,个个都带着格外热情的笑容,带着我们边参观、边讲解、边聊天 。我们猜测,估计是有日子没有外边的人过来了,大家都很兴奋 。
后来熟络了,聊天中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测 。他们讲,在这地方,最大的问题是寂寞 。尤其是每年漫长的冬季,到处冰天雪地,日复一日,出来进去就是这几个人,早就把能聊的不能聊的都聊过好几遍了,谁老家几亩地,种的啥,甚至家里有几口猪全都聊遍了……来了外人,终于能聊点新鲜的了 。
参观厨房的时候,还没进门,先听到歌声传出来,一听就是一位快乐的炊事员 。我们推门进去,炊事员一个立正,端着手里的炒菜锅一脸惊慌,他的名字特别好记——胡强强 。
后来胡强强告诉我,当时他正在做饭,手里端着热锅,灶上开着火,突然进来一堆客人,他放下也不是,端着也不是,握手没法握,敬礼敬不了,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而且他马上想到了,我们是不是要在食堂吃饭啊?可他没准备那么多人的饭,现做可来不及啦……总之,就在我们四目相对的一刹那,无数问题闪过他的脑海,让他有点处理不过来了 。他们自己开玩笑说,在高原待时间长了,脑子缺氧,转得慢 。
当然,我们没给胡强强同志出难题,婉拒了带班干部的热情邀请,在战士们开饭前离开了 。
文章图片
再回到这里实际拍摄,已经是7月份了 。
那时我们近百人的摄制组,从嘉峪关出发,经玉门关进星星峡,过吐鲁番到库尔勒,经轮台过塔里木盆地,到库车走喀什上塔什库尔干,已经一路拍摄了一个多月 。而红其拉甫将是我们这个暑期特别节目《最野假期》的收官之地 。
拍摄还没开始,问题来了 。
我们这样一支近百人的拍摄团队,要在一个常驻官兵仅十几人的边防哨所连续拍摄24小时 。哨所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接待条件 。即便是经过反复精简,我们也至少需要哨所解决近三十人的住宿和近六十人的用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文/金兰都活到现在 夜读|如果人生只有24小时,你现在几点?
- 现在几点|夜读|如果人生只有24小时,你现在几点?
- 跨年的钟声被敲响 这里是我们的家,人来人往间满是难以忘却的故事——吉林人的24小时
- 高原 新年来临,我祝福西藏,祝福坚守西藏的高原战士
- 众所周知瑞士冬季的雪景 四川的“小瑞士”,集高原冰川温泉峡谷于一体,冬季玩雪必去打卡
- 网易 「被她监视着的24小时」
- 癌症 “我的妈妈得癌症后的24小时”
- 需要人陪 一个女生分手后的24小时。
- 费加罗夫人 “一个女孩去世后的24小时”
- 器官捐献 “一个女孩去世后的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