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身心灵|武林江湖上,师傅与师父,一个字差了一个真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林揭秘》第十二章 拜师
让我们把镜头切回严承德老师这边 。
经过一年的苦练 , 我在严老的骂声中 , 能马马虎虎的打会形意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和形意十二形 。 形意十二形是一套模仿自动物的拳法 , 有着非常优美的动作和强身健体的保健功能 。
我一般每天傍晚在小区的花园里练拳 , 风雨无阻 , 寒暑不辍 。 偶尔也会引来街坊邻居的围观 , 大家都认为我很厉害 。 一些平时在小区里人五人六、横行霸道的人 , 如废品回收业者×老板、开棋牌室的刑满释放人员老× , 个别喜欢戴大金链子、纹身、嘴里镶嵌着大金牙的社会人都喜欢跟我称兄道弟 , 碰到时会主动给我发香烟 。 这些人突然对我尊敬起来 , 或许是由于我学了武术 , 拥有了表面上的武力 , 从而让他们不得不向我低头 。 这个发现让我很高兴 , 也无比的增加了我的信心 。 我一度认为我已经很厉害了 。
武林江湖上 , 师傅与师父 , 一个字差了一个真传
与此同时 , 每周跟着严老练武 , 我认识了很多同样跟着严老学拳的学员 。
他们中有商店售货员、厨师、汽车工程师、金融投资商、漫画家、小老板、技术员、银行行长 , 还有一个叫查理的英国佬和一个意大利人 。 他们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传统武术 , 希望练拳能使自己身体健康 , 或者在武协组织的各种比赛中获得名次和奖牌 。 但是 , 我们这些人都只是严老武术培训班的学员 , 还算不上是严老的徒弟 。
有一次 , 一位跟着严老学了几年形意拳的学员小磊神秘地对我说:“我们现在只能叫严老为老师 , 还不能叫师父” 。
“这是为什么呢?工厂里技术工叫师傅 , 开出租车的也是叫师傅 。 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我说 。
“不不 , 是‘师父’ , 父亲的‘父’ , 不是师傅的‘傅’” 。 小磊神色严肃地说 , “只有我们能拜严老师为师父了 , 才算是他的徒弟 , 可以传承武术 , 获得得到门派名分 。 这个很重要 。 ”
“有这种讲究?”我显得有些茫然无知 。
“对 , 要开香堂、磕头、递帖” 。 小磊神秘地和我说 。
“啊……”
这让我的思维一下子陷入到遥远的旧上海和我的家族历史中 。
1981年的春节 , 大年初一 , 上海的大街小巷处在一片辞旧迎新、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 外公、外婆和阿姨们带着三岁的我 , 到上海老卢湾区顺昌路的一座石库门房子里 , 给我的“顺昌路太公公”拜年 。
顺昌路太公公坐在石库门前客堂的太师椅上 , 家里是古铜色的旧家具 , 古铜色的地板 , 古铜色的楼梯 , 抽屉上是狮子头的铜把手 。 他好像是我外公的远房叔叔 , 也是我外婆的爸爸夏老板(我的太姥爷)在生意场上的把兄弟 , 是旧上海福州路上的“白相人团伙” 。 他们是从事诸如放贷、讨债 , 开设赌档、饭店、澡堂子 , 贩卖假古董 , 居间投机等灰色、黑色行业 , 擅长与各种帮会、行会组织打交道的人 。 但是 , 年老的顺昌路太公公是个光头 , 穿着深色大褂 , 脚上圆口布鞋 , 一脸慈祥 , 无论如何都无法把他和黑社会联系起来 。
武林江湖上 , 师傅与师父 , 一个字差了一个真传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海苔 科学瘦身,不吃晚饭?可以试试荞研社荞棒
- 人群染发对身体有伤害吗?不妨直说:这几类人群可能不适合染发
- 品牌富婆凯莉·詹娜浑身肉色和红色相间,既光彩照人,又令人恐惧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总有一些人,走进了心灵,便自此不忘不弃
- 现在单身的人那么多,其实都存在这种原因
- 一身61岁杨丽萍近照曝光,美的不带一丝人间烟火气
- 黄豆猪身上的这个东西,价格便宜,我们常常忽略,竟然是养颜美容宝贝
- 跑步 体重超过“这个数”的人,不适合跑步减肥,脂肪难减下去还易伤身
- 张萌 张萌瘦身成功后秀巴掌腰,脖子被拉得太长,本人回应特效开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