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身心灵|武林江湖上,师傅与师父,一个字差了一个真传( 二 )
“小人磕头” , 外公让我跪下 。 我双膝一软 , 叩头如捣蒜 。 太公公说:“好、好、好 , 这个小人真懂事” 。 一边摸摸我的头 , 一边拿出一个红包给我 。 顿时 , 室内充满了快乐的气息 。
后来我知道 , 顺昌路太公公年轻时是帮会人士 , 是福州路四马路上的老板 。
我外公从事革命工作时私藏的枪支弹药 , 都是太公公的家里拿出来的 。 不过解放后 , 太公公的浴室、饭店都公私合营了 , 他也成了一个退休老伯伯 , 变得越来越慈祥可爱 。
在顺昌路太公公和我的太姥爷夏老板都还是壮年人的时候 , 他们有着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最流行的打扮——头戴漂亮的圆顶硬草帽 , 身穿丝绸衬衫 , 系丝上绸领带 , 穿着凉快而飘逸的纯麻西装西裤 , 马甲背心的侧袋中挂着金光闪闪的怀表 , 脚上镂空牛皮鞋闪闪发亮 。
他们也是这样扑通一下跪在福州路的帮会头头“老爷子”的面前 , 恭恭敬敬递上写着自己生辰八字的字帖 , 再毕恭毕敬地敬茶、送上一包亮晶晶的银元 , 然后在老正兴饭店摆上十几桌酒席 , “开香堂”拜师 , 正式成为上海的帮会组织青帮的弟子 。 有了这个身份后 , 顺昌路太公公和太姥爷这两个当时的年轻商人 , 立马就在旧上海的官商阶层和地下社会中如鱼得水了 。
对于开香堂 , 我的印象是一部小时候看过的香港电影——《大上海1937》 , 有些像中国版的《纽约往事》 , 都是黑社会暴力片 。
武林江湖上 , 师傅与师父 , 一个字差了一个真传
影片讲述了帮会义士林怀部和几个帮会人士抗日的英雄事迹 。 电影最后一段就是旧上海青帮“开香堂”的场景 , 几十个穿着黑衣短打服的打手站在两边 , 中间树立着青帮祖师爷的牌位 , 牌位前是一排青帮的大佬 , 一个人口中念念有词宣读帮规 。 最后 , “开香堂”的戏在血腥的打斗中结束 。
我一个文化人 , 在中年加入了武术江湖 , 与吃武行饭的江湖人士打交道 , 或许就有当年开过香堂、拜过青帮“老爷子”的太姥爷夏老板的遗传 , 也或许跟被顺昌路太公公摸头“灌顶祝福”过有关系吧……
“拜师是为了传承武术和武艺 , 你要有决心传承和传播武术 , 才去考虑拜师 。 如果没有这个决心 , 未必要拜师 。 ”严老训斥道 , 把我将拜师当成旧上海黑社会“开香堂”的想象击打得粉碎 。
在小磊告诉我要正式拜严老师为师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徒弟后 , 我向严老师提出了拜师的请求 。
在小磊告诉我要正式拜严老师为师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徒弟后 , 我向严老师提出了拜师的请求 。
“我是文化人 , 又喜欢武术 , 也有一点小名气 , 老师收我为徒 , 对于继承和推广老师的武术 , 是大有好处的 。 ”我低声下气地说 , “老师也知道 , 我不是吃不起苦的人” 。
不久之后 , 严老师给我一张红色的纸 , 上面用传统的竖排繁体字写着:
武林江湖上 , 师傅与师父 , 一个字差了一个真传
“你想拜师的话 , 把这张拜师贴填好 , 下个月正式举办拜师仪式 。 ”严老说 。 我一时激动极了 , 感觉严老就是洪七公而我则是郭靖 。
为了准备拜师 , 小欢、小磊等师兄弟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 大家统一购置了有民族特色的对襟太极服 , 圆口布鞋 , 还专门理了发 , 然后认真地填写了拜师贴 , 准备了装拜师礼的大红包 , 订好了酒席 。 大家都很激动 。
终于在一个周六的上午 , 我们这一批准备拜师的近十人和严老此前收的十几个徒弟以及几十个学员 , 聚集在市中心的一家大酒店里 。 严老请书法家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酒店大堂中央 , 对联前面放了一把太师椅 , 面对着大厅里的所有来参加严老收徒仪式徒弟和学员 。 太师椅前还布置了两排座椅 , 是给严老的师兄弟、武术协会领导、武术家、政治和商界的友人代表坐的 , 他们将作为这次拜师仪式的观礼嘉宾和见证人 。 主持人则是严老最喜爱的徒弟邬杰老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海苔 科学瘦身,不吃晚饭?可以试试荞研社荞棒
- 人群染发对身体有伤害吗?不妨直说:这几类人群可能不适合染发
- 品牌富婆凯莉·詹娜浑身肉色和红色相间,既光彩照人,又令人恐惧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总有一些人,走进了心灵,便自此不忘不弃
- 现在单身的人那么多,其实都存在这种原因
- 一身61岁杨丽萍近照曝光,美的不带一丝人间烟火气
- 黄豆猪身上的这个东西,价格便宜,我们常常忽略,竟然是养颜美容宝贝
- 跑步 体重超过“这个数”的人,不适合跑步减肥,脂肪难减下去还易伤身
- 张萌 张萌瘦身成功后秀巴掌腰,脖子被拉得太长,本人回应特效开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