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分类及责任 2022年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11)


第八章 处罚执行
第八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 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 。
第八十二条
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构成犯罪 , 依法应当吊销驾驶人机动车驾驶证的 , 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 , 由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同时具有逃逸情形的 ,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同时依法作出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 。
第八十三条
专业运输单位六个月内两次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 , 且单位或者车辆驾驶人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 , 专业运输单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报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后 , 作出责令限期消除安全隐患的决定 , 禁止未消除安全隐患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 , 并通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及运输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
第九章 损害赔偿调解
第八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一)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二)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第八十五条
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 达成调解协议后 , 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 , 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 调解未达成协议的 , 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或者自人民调解委员会作出终止调解之日起三日内 , 一致书面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 。
第八十六条
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 , 应当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一致书面申请 。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 调解未达成协议的 , 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或者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
第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应当公开进行 , 但当事人申请不予公开的除外 。
第八十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当事人约定调解的时间、地点 , 并于调解时间三日前通知当事人 。口头通知的 , 应当记入调解记录 。调解参加人因故不能按期参加调解的 , 应当在预定调解时间一日前通知承办的交通警察 , 请求变更调解时间 。
第八十九条
参加损害赔偿调解的人员包括: (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二)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三)承保机动车保险的保险公司人员; (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其他人员 。委托代理人应当出具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参加损害赔偿调解的人员每方不得超过三人 。
第九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调解申请后 , 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日期开始调解: (一)造成人员死亡的 , 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 (二)造成人员受伤的 , 从治疗终结之日起; (三)因伤致残的 , 从定残之日起; (四)造成财产损失的 , 从确定损失之日起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调解申请时已超过前款规定的时间 , 调解自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开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调解开始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