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分类及责任 2022年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八 )


第五十七条
重新检验、鉴定应当另行委托鉴定机构 。
第五十八条
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 ,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 。因扣留车辆发生的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 , 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 , 当事人逾期未领取产生的停车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不领取的车辆 , 经公告三个月仍不领取的 , 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
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五十九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程序合法 。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 , 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 , 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 , 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 , 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 , 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 , 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 , 他方无责任 。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 , 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 , 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 , 可以适当减轻责任 , 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 , 不予减轻 。
第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 , 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 但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 , 应当保密 。
第六十三条
发生死亡事故以及复杂、疑难的伤人事故后 ,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前 , 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 , 公开调查取得的证据 。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 ,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当事人不到场的 ,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 。
第六十四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 (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 (三)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分析; (四)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交通警察签名或者盖章 , 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 。
第六十五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在制作后三日内分别送达当事人 , 并告知申请复核、调解和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期限 。当事人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后 , 可以查阅、复制、摘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证据材料 , 但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 ,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复制的证据材料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事故处理专用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