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决心的苏洵读书非常用功 。把墨汁当成糖来蘸粽子的典故,很好地说明了苏洵读书的专注程度 。有一年端午节,程氏见苏洵一大早就待在书房,怕他饿了,便给他送了几个粽子和一碟白糖 。之后她进去收碟子时,竟然发现苏洵把粽子吃完了,糖碟却丝毫未动,而苏洵的嘴边一片黑一片白,又是墨汁又是糯米粒 。原来是苏洵读书读得太入神,错把墨汁当成了糖 。
这样专注准备科举考试的学习态度让苏洵的文学功底颇深,但令人遗憾的是,苏洵的科举之路却异常坎坷,苦读一年多之后,苏洵第二次考进士科(第一次是18岁那年参加乡试落榜),不中 。之后,他又去参加茂才异等考试,又没有考中 。。
调整人生方向,大器终晚成
37岁这年,在科考之路上屡试屡败的苏洵终于接受了自己“考渣”的体质,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不考了 。原因何在?经过三次考试,苏洵得出一个结论,科举考试并非自己所长 。这是其一 。其二,苏洵已经三十七岁了,从二十七岁开始重新发奋读书考科举,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了 。苏洵不打算为科举考试浪费自己的生命—— “此未足为我学也,”决心走自己的路 。他烧掉了十年中为科考所作的数百篇文章,继续埋头苦学 。只是,从此他不再是考生苏洵,他要为自己读书、为解决问题写作 。苏洵的人生目标从之前的考科举进士,转移到了两个新的目标:第一是通过博览群书、研读经典,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第二是精心培养苏轼、苏辙两个儿子 。
从37岁开始,苏洵闭门读书长达七八年,那么效果究竟如何呢?欧阳修在《苏洵墓志铭》中描写了其七八年间的读书历程和效果 。欧阳修说,苏洵潜心研究了儒家的六经和百家学说,考证古今太平与动乱、成功与失败的变迁,考察圣贤们遭遇的挫折和顺利之事,出仕、退隐的原因,从他们的人生经历、著作当中获得思想精华,然后一层一层积累在心中,但抑制着并不表达出来 。从此文思敏捷,顷刻之间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必定达到深入细微的地方才停下来 。直到此时,他被科举考试所累的才华才迸发得淋漓尽致 。
在对儿子的培养上,苏洵不仅是两个儿子的慈父,也是他们的不可多得的老师 。父子三人常常同题作文,互相切磋 。流传至今的《六国论》就是一例 。苏洵说的是“弊”(六国因赂秦而亡),苏轼说的是“士”(人才),苏辙说的是“势”(天下大势) 。二子的《六国论》基本上是就史论史,而苏洵则借古讽今,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 。同时,他还带领二子游历名山名寺,以拓宽眼界,提升气度 。从实践上看,苏洵的家教是非常成功的,苏轼、苏辙与他一同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大家,这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是一段佳话 。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苏洵年近半百之时,机会终于来临,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二子苏轼、苏辙在嘉祐元年(1056年)赴汴京拜谒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苏洵献上自己的文章,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认为其可与贾谊、刘向媲美(“虽贾谊、刘向不过也”),并竭力向朝廷推荐苏洵,苏洵的文章因此受到京城士大夫争相传阅,文名大盛,一时之间汴京的学者竞相模仿苏氏所作的文章 。这一年,苏洵四十八岁 。次年,苏轼、苏辙参加科举考试,同登金榜,轰动京师,父子三人才名远扬 。苏辙也在52岁那年经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走上了仕途,实现了自己跻身庙堂、兼济天下的梦想 。
【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 百家讲坛苏轼少年成名主要内容】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苏轼|在两宋碑拓中,遇见苏轼和他的朋友圈
- 在两宋碑拓中,遇见苏轼和他的朋友圈
- 卫姓起名 卫姓取名大全
- 蒋姓起名 蒋姓取名大全
- 百家姓的第一个姓是什么
- 赵姓起名 赵姓起名要简单独特
- 苏轼的字和号各是什么 苏轼详细介绍
- 女生姓陈单字名100分
- 姓苏的女孩名字古风唯美
- 苏轼|治愈人心的6首诗词,累了,就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