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孩子敏感易怒,医生说是双相或人格障碍?这些诊断可能都不妥( 二 )
但我认为 , 在临床中仍有争议的情况下 , 又考虑到诊断对患者、家属造成的心理压力的情况下 , 精神科大夫下诊断时 , 尤其是面对青少年 , 应该更加谨慎 。
按照国内精神医学的分类 , 双相障碍是6种“重性精神病”之一 , 需纳入国家管理系统 。 很多患者和家属会觉得非常绝望 , 病耻感很强 。
而且临床中对双相障碍的预后比较悲观 , 很多医生仍认为双相“难以治愈”“需终身服药”、“遗传度高达80%” 。 当这些信息传递给患者、家属时 , 他们的压力剧增 , 极不利于患者康复 。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患者烨华 , 他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后 , 其父亲在电梯里抱头大哭 , 母亲更是万念俱灰 , 跑到30多层高楼的天台上曾想一跃而下 , 幸好及时恢复理性 。
有的人可能说 , 一味考虑患者家庭的心理感受而保守诊断 , 是否也会出现诊断不够准确、导致治疗不够有针对性的弊端?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 在临床中 , 有的精神科大夫怀疑青少年患者可能是“双相障碍” , 但他们意识到这个诊断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 所以只作出“情绪障碍”“心境障碍”的诊断 。
但他们在用药时 , 仍参考了治疗双相障碍的方法 , 使用了心境稳定剂对症治疗 。 这种做法就更理性、更有智慧 。
当然 , 临床诊疗中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 , 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位精神科大夫都能做到面面俱到 。 在目前这个情况难以得到较大改善时 , 如果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 父母更重要的是做好自我调整 , 及时恢复理性、客观 , 不要灾难化思维 。
父母要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 , 深入了解典型的双相障碍以及过度诊断的“双相障碍”之间有何区别 , 判断孩子属于哪一种 , 做到心里有数 。
父母还要了解双相障碍的患病根源 。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 , 过度诊断的“双相障碍” , 其心理根源主要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而典型的双相障碍(曾有过分自信、自负自大的轻躁狂/躁狂发作) , 其心理根源除了有叠加性心理创伤之外 , 还有小部分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 很可能在成长中曾反复接受过度夸奖 。
无论是哪一种“双相障碍” , 父母都不要盲目排斥药物治疗 。 就算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 , 在某些情形下 , 服用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都有助于稳定病情 。
如果服药后 , 青少年的症状有所缓解 , 父母一定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 , 有意识地从心理根源上改善亲子关系、家庭氛围 , 同时还可以寻找高效的心理干预为孩子修复心理创伤 。
父母还要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双相障碍 。 双相障碍不是“天才病” , 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 拒绝治疗;但它也不是绝症 , 我们无需悲观消极 , 对康复失去信心 。
02、将青少年诊断为人格障碍不妥
那能不能将变得暴躁易怒、敏感多疑的青少年诊断为人格障碍?
确实 , 部分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的青少年出现了人格异常 , 但更加合适的诊断是人格改变 , 而不宜诊断为人格障碍 。
怎么理解“人格改变”?目前各临床指南中 , 对这个概念的定义很少 。
《精神病学高级教程》(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9 , 下同)认为 , 人格障碍是原发性的 , 而人格改变是患器质性疾病后继发的 。
但我并不认同 。 无论是器质性疾病还是功能性疾病(精神心理障碍属于功能性疾病) , 只要其引发的人格异常未达到人格障碍的程度时 , 都可以称之为人格改变 。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 人格改变的形成原因与人格障碍类似 , 很多患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患者多伴有人格改变 , 这与他们成长过程中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家庭教养方式等有密切联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婆婆|你对婆婆的不满,是因为她没有帮你带孩子吗?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 孩子|真爱你的男人,一定懂得为你让两步!
- 现在的小两口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孩子为啥喜欢奶奶家?不要怪孩子太“现实”,主要是这3方面原因
- 孩子|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少言少语
- 我用这张图,启发孩子思考2022年梦想行动清单
- 心理测试:你是哪种花钱方式?测一测你是哪种金钱人格
- 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是受家庭教育影响,应培养孩子做事的计划性
- 孩子|有一种女人,婚后一个朋友都没有,活得凄凉,希望你不是
- 贵州|贵州男子将2个孩子捆绑在身欲跳楼,孩子大哭“警察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