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红楼人生】把悲伤留给自己

悲痛也是一种个人的秘密 , 说出来固然可以解压 , 但最好留给信任的亲朋挚友 , 留给静夜 , 留给岁月 。
在东京奥运会上代表中国乒乓球队出战的这届队员中 , “00后”小将孙颖莎凭借着两胜日本乒乓球运动员伊藤美诚的表现 , 让人印象深刻 。
收获了女单银牌和女团金牌 , 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孙颖莎表现堪称完美 。 但令人心疼的是 , 就在孙颖莎结束奥运会之旅的那一刻 , 却突然收到了一个噩耗 。 据媒体报道 , 孙颖莎的父亲孙东明打电话告诉她 , 她的奶奶于今年4月份因病离世 。
这对21岁的孙颖莎而言 , 是个不小的打击 , 她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愣住 , 然后连续追问 , 得到确切的回复后 , 她哽咽着挤出一句“我知道了” 。 小时候的孙颖莎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 , 自然和奶奶的感情非常深 , 因此孙颖莎的奶奶去世后 , 家人经过再三考虑之后 , 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 就是隐瞒这一消息 。 当时 , 孙颖莎正随国家队进行封闭训练备战奥运会 , 虽然家人考虑到她事后知道可能会更难过 , 但这个家庭还是选择了把悲伤留给自己 。
悲痛这种情感 , 要如何表达?中国文学里广为流传的很多佳句是写生离死别的伤痛 。
苏轼的《江城子》 , 让多少人初闻“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时如灵魂出窍 , 被击中、被感动?
归有光“庭有枇杷树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今已亭亭如盖矣” , 又让多少人感慨文字可以平淡如斯又深情如斯 。
其实 , 反而是当悲伤不那么强烈的时候 , 人才可以斟酌字句 , 清晰表达 。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里 , 得知晴雯死讯时 , 宝玉虽“一心凄楚” , 却还能想到为晴雯在“芙蓉前一祭” , 写一篇“洒泪泣血 , 一字一咽 , 一句一啼”的长文 , “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鲛穀一幅 , 楷字写成 , 名曰《芙蓉女儿诔》 , 前序后歌” , 可谓做足了形式感 。 他为晴雯写下的长文言辞华丽 , 但总让人觉得跟晴雯没多大关系 , 看起来陌生而做作 。
整个《红楼梦》里 , 这是宝玉写过的唯一一篇祭文 。 等宝玉最爱的黛玉离世时 , 脂砚斋批文说 , 宝玉并没有写任何祭文 。
【红楼梦|【红楼人生】把悲伤留给自己】
红楼梦|【红楼人生】把悲伤留给自己
本文图片
真正的悲伤时刻也许反而说不出什么 , 也写不出什么 。 生离死别的伤痛 , 只能留给漫漫长夜的自己 , 没有人能够真正共情 , 这是人生中一种无奈和孤独 。 就像陶渊明《挽歌诗》中的诗句:亲戚或余悲 , 他人亦已歌 。 死去何所道 , 托体同山阿 。
悲痛也是一种个人的秘密 , 说出来固然可以解压 , 但最好留给信任的亲朋挚友 , 留给静夜 , 留给岁月 。 面对至亲至爱者的死亡 , 最好的方式 , 是把最痛彻的想念 , 化为对生命最真实的敬畏和最热烈的拥抱 , 代替逝去的人 , 努力好好活着 。
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里 , 杰克用他的死换来罗丝的生 。 在影片结尾处 , 老年罗丝回忆她这一生时 , 平静地说她结了几次婚 , 也爱过几个人 , 生了几个孩子 , 行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 , 她的一生充实而有价值 。 她不是不爱已逝去的杰克 , 只是她用珍惜和努力延展生活可能性的方式 , 来表达她珍爱杰克以生命换来的她的人生 。
心疼孙颖莎和她的家人 , 就不要去打扰他们 , 不要再让她的父亲在公众面前去回忆这份亲情 , 不要再让她的父亲去解释为什么要向孩子隐瞒这个消息 。 相信孙颖莎和她的家人吧 , 每个人伤口愈合的过程 , 都是自己强大起来、并与命运和解的经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