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恐惧症的心理治疗【修订版】( 二 )
例子:某社交恐惧症女孩 , 18岁 , 表现为见陌生人时 , 害怕自己的表情抽搐(可视为表情恐惧) 。 经过了解和分析 , 清楚了她表情恐惧的原始心理事实是:刚上初一时在班级作自我介绍 , 口误把自己的性别说成“男”而引得哄堂大笑 , 回家后照镜子 , 发现自己表情僵硬 , 嘴巴有抽动 , 难看极了 。 这一事件和事件在她内心造成的羞怯、耻感 , 是女孩有人际恐惧的主因 , 即病症的初级条件;而女孩自那以后所表现的反复照镜子-害怕照镜子、经常逃避上学、完全回避集体活动等 , 以及让她报持这些反应的“自己的确不会说话 , 表情的确难看”“我不想别人知道我有人际交往障碍”“无法想象我再受到哄笑会怎样”等主观意念 , 都是形成人际恐惧症的继发条件反应 , 即病症的次因 。
◎ 上面案例用象征理解 。 原始的心理创伤事实 , 是女孩患人际恐惧的主谋 , 女孩后来害怕再受伤的防范意念 , 是女孩固着人际恐惧的同谋 。
扩展理解:一个刀割伤 , 单有主因——不小心被刀伤 , 充其量是划了一个口子的疼痛 , 伤口本可自愈 , 而只有向伤口撒盐的做法 , 如用脏手挤压、脏水擦洗、用脏布包扎等 , 才会化脓感染 , 酿成病灶 。 对应一个孩子的犯错 , 犯错本不是问题 , 而父母对孩子犯错所采取的做法 , 如斥责、打骂、人格否定性说教 , 于孩子内心产生的“坏自我认同” , 这些继发性原因是导致孩子习惯性犯错 , 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关键 。
◎ 继发条件反应作为一种反馈机制 , 反过来又强化着恐惧症的恐惧感受 。 这一角度看 , 继发条件反应成了恐惧症的主谋 。
◎ 继发性的条件反应 , 可谓焦虑的种种防御反应 。 说它是恐惧症的主谋 , 是因它实实防备着“预期恐惧心理” 。 而恰是预期恐惧 , 使得患者产生了无限重叠的恐惧幻象 , 由此形成越是担心 , 担心就越重的恶循环 。
◎ 对防御分析的目标 , 是让恐惧者理解到这一恶性循环 , 怎样被他的防御性条件反
应所致 。 然后 , 才可望患者朝向:1)考虑改变对恐惧感的反应模式 。 如 , 他可能会考虑 , 将对症状的着急和排斥 , 转向对症状的接纳 。 2)对隐蔽性防御模式将进一步被看见 。
◎ 外显的防御形式 , 指逃跑、躲避 , 不停地说话、做事等等 , 隐蔽的防御模式 , 指压抑、隔离 , 过度理性、合理化等等 。
(2)恐惧症常见的隐蔽性防御是意象外化
◎ 意象外化的概念解释:一种主观的意象变成了客观的真实 。
恐惧症常见的有疑病恐惧、绝症恐惧、恐高、恐过马路、心脏恐惧症、意外恐惧等 , 这些恐惧无一例外地 , 无意识地将内在的恐惧意象外化了 。
例 , 害怕癌症的恐惧者 , 是癌症这一象征死亡观念激活了他早期生命受威胁的恐惧体验 , 将这一原发恐惧意象——死亡外化为了癌症 。 恐惧过马路的患者 , 是过马路的情景会唤起他曾遇凶险(如亲临或目睹车祸、抢劫、丧亲等)的丧失性恐惧体验 , 将这一原发恐惧意象——“凶险降临”外化成了过马路 。
◎ 神经症的原始恐惧 , 在他记忆深处以其象征保留下来 , 并形成症状 。 当症状再现时总会以转换的形式表达 。
例 , 有位强迫性呕吐的年轻人(童年有过被羞辱的心理创伤) , 他既害怕自己的呕吐也害怕自己对呕吐的不能控制 。 但他并不知 , 呕吐这一症状 , 早已是他道德和精神上恶心的象征 , 因他无意识需要“呕吐” , 以能持续排泄、缓和他心底的伤恨 。 其实在很多强迫症患者的性格里 , 是有个强大的超我 , 常常以躯体症候或叫躯体惩罚为形式 , 换喻地在表达主体被压抑的情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