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有点慢|六朝更代几兴亡,观文明之更替,重回六朝时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相较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朝大代而言 , 六朝似乎显得并不那么起眼 , 尽管它占据了中国历史中从3世纪到6世纪后期的近四百年漫长岁月 , 然而它在后世后代中得到的关注或许尚不如只有十几年历史的秦朝 。
事实上 , 六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 它上承大统一的汉王朝 , 下启实现了新的 大统一的隋朝 , 接下来便是中国封建时期高度繁荣的唐朝 。 就像《六朝文明》这本书中所写 , “六朝是一个分裂和无序的时代” , 它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转折阶段 , 然而也正因如此 , “承前启后”的角色往往是不那么被关注的一个 。
正像前文所说 , 六朝是无可替代的 , 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 它的那些不可替代性体现在文化、物质、建筑等等诸多方面 , 六朝中所取得的各种突破性进展 , 是不该、也不能被忽视的 。
美国早期中古中国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的丁爱博教授 ,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历史与语言、内亚历史与文化 , 尤其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 《六朝文明》可以说是丁爱博教授在魏晋南北朝历史考古学方面历时三十余年的集大成之作 , 他通过自己多年以来的研究和考证、结合严谨的史料文献的考察 , 以真实而丰富的展现形式 , 全方面地复原了六朝时期的物质和文化 。
何为“六朝”?分合间的风起云涌六朝文明已经过去约1500年 , 但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 事实上 , 这个我们听起来稍显陌生的时期里 , 存在着很多耳熟能详的“蛛丝马迹” , 比如风骨遒劲的建安七子 ,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 奇幻瑰丽又感人至深的《洛神赋图》……
六朝是一个思想活跃、文化多元、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的时代 , 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的300多年间 , 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六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建都 , 这六个政权被史家合称为史家称为“六朝” 。
我们说六朝是活跃的、多元的、融合的 , 到后来的“南北朝”时期 , 政治分裂已然成为其最为显著的特征 。 在当时的北方地区 , 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一直都是主要问题 , 随着北方民族的内迁 , 游牧民族不断南下 , 边界变得形同虚设 , 抱怨之声也此起彼伏 , “关中之人 , 百余万口 , 率其少多 , 戎狄居半” 。
一句“戎狄居半”已然将当时的境况形象地体现出来 , 而政局的动荡让这些游牧民族成为了朝廷最大的隐患 , 直至长达135年之久的“五胡乱华”致使中国历史进入了所谓的“黑暗时期” 。 游牧民对于行政制度并不十分在行 , 再加上当时人口大量流动 , 作为主要防御性建筑的坞壁应运而生 。
到孝文帝时期 , 他开始意识到“在一个中原地区的政权里拥有一个真正中原式的朝廷 , 将会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 于是他在朝廷上下推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改革措施 , 从传统服饰到语言风俗 , 连拓跋氏的姓氏也被改为了汉姓 , 这也导致了那些部落贵族们的不满情绪愈加高涨 , 不甘自己一直被利用被冷落 , 而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叛乱 。
彼时的混乱程度可见一斑 , 北方两个政权之间的战争旷日持久 , 双方都宣称自己是前朝的合法继承者 , 南朝政权的统治也是困难重重 , 所以在当时的六朝社会当中 , 局势紧张而动荡 , 物质文化方面的持续发展更显得尤为可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你且悄悄努力,慢慢等待,上天自有安排
- 作者:黎荔国庆长假返乡 回到故乡,我放慢了节奏
- 田间诗 绿色掩映之间,一穿牛仔装扮的女人缓缓而来,宛如一副美丽的画卷!
- 日子很长,要笑着,慢慢地走!(深度美文)
- 领导讨厌员工有这3种行为,你若不立即改正,升职加薪有点难
- 碎银|老了才明白,在以下4个地方“慢一点”,福气会慢慢累积起来
- 老了才明白,在以下4个地方“慢一点”,福气会慢慢累积起来
- 出现两个特征,你可能真的是一个老实人!有点惨,有点蠢
- 神回复|神回复:这就是你干的好事?这狗子表示还有点不服!
- 小人|对“小人”心慈,就是对善良的怠慢:这两类人不值得你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