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借势”思维

金枪大叔说:借大势 , 成大事 。
在很多的潜意识中 , 先做对的事 , 然后再追求不同 。 不过还没等熬到出头 , 就直接“挂掉”了 。
在金枪大叔看来 , 想要活着 , 想要活得更好 , 干成大事 , 最重要的一个思路就是“借势出击” 。
不要创造认知 , 要借用认知
喜欢《借势》中的一句话:
塑造一个人的人格需要时间 , 改变一个人的想法需要金钱 。
这是大实话 , 无论是塑造一个人 , 还是改变一个人 , 都不切合实际 , 倒如顺势而为 , 了解对方的需求 , 然后找机会与对方产生连接 , 这才是明智之举 。
金枪大叔对于不同人群的诉求与痛点进行了区分 , 顺应他们的需求 , 这就是借用他人的认知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
对于低端的消费来说 , 可以借他们的痛点 , 比如说快乐的因素 , 痛苦的原因 , 缺乏的哪种安全感 , 以及利用亲戚或朋友之间的信任关系来实;
对于中端消费来说 , 可以以专业的内容 , 以及耐心温柔的态度 , 朋友般的关切 , 抓住对方的成长型心态以及对质量的要求;
对于高端消费者来说 , 要以文化底蕴为依托 , 利用情绪和情怀来实现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同频与共鸣 , 最终形成信任关系 。
借势|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借势”思维
本文图片

要认识到产品是基础 , 而品牌力是面子 , 影响力才是成事的根本 。
知己知彼 , 才能百战不殆 , 所以了解对方的需求 , 然后分别采用专业、通俗、痛点和解决问题等思维去借势 , 才能用最少的时间与成长 , 获得最大的收获 。
不要平地抠饼 , 要借万物
很多人又说了:我既没有钱 , 也没有才华 , 是不是就无法成事?
的确 , 一穷二白又毫无背景的人太多了 , 想成事也很难 。 不过也有很多靠着自己的双手白手起家的 , 也不在少数 。
金枪大叔说:世界那么大 , 总有一样东西你可以借 。
比如借力打力 , 有热门的就勇敢地向前一步去蹭 。 值得注意的是在努力的时候 , 心态要平 , 脸皮要厚 。
借势|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借势”思维
本文图片

比你厉害的人 , 往往很有涵养 , 不会跟寂寂无名的人一般计较 , 但也不要因为借力而伤害别人的利益 , 要掌握蹭的度 , 既有参与感 , 又不让过分讨厌 。
必要的时候 , 可以讲一点情怀 , 讲一点故事 , 保持自我的风格 , 要做到:人无我有 , 人有我先 , 人先我先 , 人想我反 。
总之 , 要多做点跟别人不太一样的事 , 想点跟别人不太一样的想法 , 要时刻保持着察觉与情绪感知力 。
这些是借万物的前提 , 当有机会到来的时候 , 不逃不避 , 而是主动迎接 , 勇敢去借力 , 去试错 。
在试错中 , 慢慢找到自己的路子 , 然后集中个人的优势 , 从量变做到质变 , 从小胜到大胜 。
但不要自己瞎琢磨 , 什么都从零开始 , 每天累死累活的尝试 , 还是不温不火 , 不妨跟优秀的人学习 , 在别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再去甄选和优化 。
借势|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借势”思维
本文图片

不要总是站在个人的维度上 , 站在上帝的视角 , 想要为一个群体发声 , 往往这样想时 , 都会打脸 。
倒不如借某个人的思想 , 万物的痛点 , 比如“赚钱”是群体的声音 , “我要赚钱”是个体的声 , 换成“站着把钱赚了” , 就是个体意识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