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故事|陈钢:父母要让孩子觉得,在外面累了,回家可以安全地躺平( 五 )
doubao:
还要家长做各种无聊的打卡 , 比如看家长课堂 , 拍照片上传 。
陈钢:
我觉得当家庭成为孩子坚定的后方以后 , 从更宽广的维度看:学校能够给予孩子的是当下社会的外部刺激 , 无论是知识点的训练 , 教师的包容或者强权 , 都是这个社会存在的事实!
当孩子有了家这个后方:这些或好或不好的外部刺激 , 都会助力孩子在不同的学校情景中、从不同的维度来认识这个社会!
进入小学的孩子们的成长内驱力模型是:尽可能地放下自我 , 从这个充满“特权”的成人世界学习 , 以期待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拥有成人的能力 , 去加入并改造成人的世界 。
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6-12岁年龄阶段被定义为“心理潜伏期” , 孩子尽其所能的收缩自己的自由意志 , 向成人世界学习!
一萍:
我感受到学校老师被考核教学任务评分已经压力很大 , 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关注孩子的心灵层面 , 走着走着都忘了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
小姚:
现代教育已经被商业化了 。
李卓然:
我看了丑故事昨天那篇北京娃去云南的文章以后 , 就希望这样的学校能遍布全国 。
陈钢:
所以我对家庭教育的建议是:在孩子向外部世界学习的时候 , 学习的主体是孩子自身 。 家长争取做到:在家庭环境中首先让孩子敢于提问 , 勇于提问 , 敢于求助 , 勇于求助 。
陈钢:
有了这个前提后 , 家长需要做到的是:有一答一 , 绝不答二;有求必应 , 不求不应 。 唯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感受到:自己才是成长的主体 。
小开心周莹:
这两点已截屏收藏 。
04 如果孩子在0-6岁的成长是丰满的
Sammi 思无邪:
碰到个性很强、很bossy的孩子呢 , 他就是觉得自己好自己对 。 (编者注:bossy , 专横 。 )
一萍:
家长可以不按学校的一套模式走 , 学校的教育模式只适合一部分孩子 , 我们只有积极去探索自家孩子的更多需求 。
陈钢:
孩子在心理潜伏期收缩自我 , 让外部刺激进入自己的心理和认知系统 , 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 家长认识到这一点后顺势而为就好 。
周彦:
现在的教育体系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 是通过同质化需求而使得同质化供给可以被接受的一种方式 , 所以要因材施教个性化都不太现实 。
选拔性的高考和中考体制短期内其实不太可能改变 , 国家依然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 靠学校教育大幅度来改变来达到因材施教也不现实 , 估计还是要靠家长们自己多学习 , 陈钢老师多多培训家长@陈钢
鱼:
更需要家这个后盾更坚实 , 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力量 。
迪桥(陈迪桥):
陈老师 , 孩子收缩自己会不会变成很压抑呢
陈钢:
不是让孩子收缩自己 , 而是孩子本能的就会收缩自己 。 前提是孩子在0-6岁的成长是丰满的 , 同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是被看见和被接纳的 , 这样在6-12岁就会自然而然地收缩自我学习外部世界 。
陈建玲:
0~6岁的成长是丰满的 , 这个太共鸣了 。
鱼:
两者不矛盾 , 可根据学校授课内容 , 根据孩子兴趣 , 引导他去探索 。
小姚:
所以说:孩子上小学前主要教育是养天性 。
陈钢:
简单输出一下猫果研究到的孩子的成长规律 ,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顺势而为 。
一个是0-3岁的孩子:当孩子通过运气来到这个世界 , 妈妈反馈的这个世界是他的最近最密集的反馈 , 所以从孩子角度来看 , 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就是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 这个阶段的妈妈 , 意味着孩子对世界的原认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真凶 故事:过了74年才发现真凶另有其人,凭一双拖鞋为死者洗冤
- 美国 当事实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述,说服力完全不同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 结婚 为什么你越是心疼伴侣,却越是不被理解?看完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 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 财富|关于财富、成功和爱的故事
- -01-杨绛曾写道:”丑人照镜子 小姑子出嫁前,婆婆就给她定了很多规矩
- 表白|幼师写纸条向司机表白被拒,网友吐槽字写得丑,本人回应:太紧张
- 爱情|一个人,是不是“故事”多,看细节
- 一个人,是不是“故事”多,看细节
- 稳字当头全力保障供电!子丑寅卯辰巳 震撼大片!电力保供风雪十二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