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故事|陈钢:父母要让孩子觉得,在外面累了,回家可以安全地躺平( 六 )


陈钢:
这个阶段(0-3)爸爸和玩具狗类似 , 都是模糊的外部世界的一些颗粒!
林煜:
原来我也做过3年的玩具狗 。
小姚:
我理解的收缩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 , 适当的关闭自己内在的某些部分 。
陈钢:
随着孩子身体能力和感受能力的增加 , 在和爸爸越来越多的互动过程当中 , 孩子感受到了爸爸的存在!所以我们认为 , 爸爸是孩子社会性交往的原认知 。
在这个时代 , 孩子0-3岁一般是以家庭为主要生长环境的 。
牛奶爸(儿子1岁):
玩具狗 。 刚去卧室表演完鲨鱼舞和人猿泰山 , 出来就看到这个消息 。
小开心周莹:
@牛奶爸(儿子1岁)?你太有潜力了 , 这个功能呈现得太好 , 就是对孩子的帮助 。
陈钢:
所以孩子的自我认知 , 更多的是来自于家庭成员对他的反馈 。 正反馈多 , 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好;负反馈多 , 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不好 。
陈钢:
而孩子对关系的认知 , 也主要来自他在家庭中习得的他和爸爸、他和妈妈、爸爸和妈妈的关系 , 这是他未来各种社会关系发展的原型 。
茉莉花的莉:
陈老师好!如果孩子的需求是玩游戏 , 买玩具 , 喝饮料等 , 家长该如何恰当的“应” 。
陈钢:
@茉莉花的莉?先陪孩子一起玩 , 一起喝 , 过程中帮助孩子建立认知 , 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惜命”的 。
陈钢:
@茉莉花的莉吃喝玩乐是孩子的基本权利 。 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基本权利被限制和剥夺 , 那么 , 拿回权利就变成孩子的第一驱动力 , 而不是学会如何玩 , 学会如何喝 。
茉莉花的莉:
@陈钢?谢谢陈老师 , 您的回答 , 让我在这个问题上有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思维 。
05 孩子需要在一种确定的关系中成长
小姚:
这样的话 , 家庭气氛是和谐的 , 孩子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也是和谐的 。 所以父母好的相处模式是一切前提 。
陈钢:
@小姚如果父母的关系不那么好 , 也需要真实地呈现给孩子 。 让孩子理解到 , 这是父母的问题 , 而不是父母和孩子的问题 。
有时候孩子无所谓家庭情感水平的高低 , 更重要的是 , 孩子需要在一种确定的关系中成长 。
迪桥(陈迪桥):
陈老师可以好好讲讲收缩这个问题吗?孩子面对家长的不理解选择沉默算是收缩吗?
陈钢:
@迪桥(陈迪桥)?当0-6岁的孩子成长是均衡和丰满的 , 为了拿到成人世界的特权 , 孩子就会收缩自己让成人世界的信息进入内在 , 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 而不是这个阶段可以教育出来的过程 。
如果希望孩子可以“虚心学习外部知识” , 家长就需要细致地检视孩子在0-6岁是否有一些关键性的成长缺失 , 如果补上了 , 孩子就会打开自己 , 吸收外界的输入 。
Yui育儿:
我的理解是 , 让孩子确定无论父母的关系如何 , 都是爱他的 。
Sammi 思无邪:
什么是确定关系呢?
陈钢:
@Sammi 思无邪?关系是好的就是好的 , 关系是不好的也要告诉孩子:这是爸爸妈妈的问题 , 而不是爸爸妈妈和你的问题 。
在这个时候 , 妈妈尤其要维护爸爸爱孩子的事实 , 爸爸要维护妈妈爱孩子的事实 。 这样 , 哪怕爸爸妈妈吵翻天 , 也不会很大地限制孩子的成长动力 。
陈钢:
孩子要的是确定爸爸妈妈爱我 , 仅此而已 。
小姚:
的确是 , 我表妹的父母感情不好 , 经常吵架还有家暴 , 闹了几次离婚 , 但我表妹看起来没啥影响 , 性格活泼开朗 , 也自信 。
她也说过她知道父母是爱她的 , 虽然吵架什么的 , 但不影响爸爸妈妈爱她 。 她感受到了 。 以前对此很遗憾 , 还担心她 , 现在不用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