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故事|陈钢:父母要让孩子觉得,在外面累了,回家可以安全地躺平( 九 )
我不知道我是放不下期望吗?但是我又觉得我能接受他“学业无成” , 只要身心自在 。
陈钢:
@doubao?我们的学生经历会进入自己的潜意识 , 在需要本能反应时 , 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它 。
在时代不变的时候 , 本能反应大多是对的 。 问题是时代变了 , 教育的目标也从活下去 , 活得更好变成了“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 。 所以这个时代的爹妈 , 不学习是真会痛苦的 。
曾维珈:
还是那句话 , 道理都懂 , 操作就忘 , 到事情发生时又忍不住了 。
陈钢:
去看见孩子成长中的点滴变化 , 确认这些 , 娃就会慢慢自己跑起来了啊 。
08 手机是这个时代的火种 , 也是对家庭情感环境的压力测试曾慧:
@丑丑?想看陈老师关于手机问题的解答
蔷薇.万花照溪:
@曾慧再贴陈钢老师回答:
大多数体制学校规定 , 孩子在上学时间不让带手机 , 是有其合理性的 。
因为一般学校的常规是分学科分时段上课 , 通过电子产品的社交 , 游戏和浏览跟学校的节奏是不匹配的 。
但是回到家庭 , 当电子产品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 , 且父母的身教已经不言而喻地告诉孩子这是一个娱乐 , 学习和工作的必要工具 。
所以 , 只有在接纳电子产品的前提下 , 才能够促成孩子合理有效地使用电子产品 。
而一个已经存在的现象 , 简单地用隔离和禁止的方式 , 只会成倍地增加孩子获取和使用电子产品的欲望 。
建议是: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 跟三年级以上(包括三年级)孩子一起讨论以周为单位 , 建立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 , 比如:每周总量多少时间 , 每次单次不超过多少时间 。
从健康角度帮助孩子 , 跟孩子一起探究单次时间的必要性 。 比如说猫果的家庭建议一般是:一个小时的电子屏幕时间 , 就必须搭配一个半小时的身体运动或者户外活动时间 。
三年级以下的孩子 , 建议是一个完整单位的时间配上1.5个完整单位时间的户外运动 , 比如:一集动画片20分钟 , 一局王者40分钟等等 。
重要的是 , 在家长和孩子制定规则之前 , 家长要了解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主要内容和兴趣在哪儿 , 尽量让孩子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高效率地达到满足感 。 而不是在高峰体验来之前时间就到了 , 这样只会成倍地增加孩子的欲望 。
最近我们正在研究人类的学习 , 发现了一个例子 , 似乎和电子产品非常接近 。
在猫果低年级的综合课里 , 有一个课题是:火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
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当不设定前提 , 让孩子自由玩火时 , 孩子对火的利和弊会得出非常合理的认知 , 并且在之后进行和火相关的活动时 , 都能够基本做到趋利避害 。
而在人类的发展史上 , 火的应用其实具有这样的意义 , 在当时的物种里面 , 人类是唯一把自然的力量随身携带的物种 , 从那个时候开始 , 人类成为了地球的神族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
而在这个时代 , 我们似乎也可以把电子产品看作是人类文明和知识库的便携工具 。
我们觉得这是未来神族的开始 , 而这一代孩子是移动互联1.0版本的孩子 , 并没有实证说明电子产品对孩子是有害的 。
而家长们普遍焦虑的沉迷 , 网瘾和网络社交的问题在情绪通畅 , 自主主动的孩子身上是很少发生的 。 也就是说问题是:如何让孩子做到情绪通畅 , 自主主动 , 而不是一味地禁绝电子产品 。
陈钢:
简单说一下我的认知:手机是这个时代的火种 , 也是对家庭情感环境的压力测试 。
青悠~:
本来我想给孩子用手机学点英语 , 看看绘本的 。 但是他每次都要求玩游戏才能去学这些东西 。 而且是手机到了他手里很难要回来 。 他喜欢看电脑游戏视频 , 动画片 。 每天回家第一时间就是开电脑 。 好烦呐 。 不知道怎么去纠正这些习惯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真凶 故事:过了74年才发现真凶另有其人,凭一双拖鞋为死者洗冤
- 美国 当事实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述,说服力完全不同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 结婚 为什么你越是心疼伴侣,却越是不被理解?看完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 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 财富|关于财富、成功和爱的故事
- -01-杨绛曾写道:”丑人照镜子 小姑子出嫁前,婆婆就给她定了很多规矩
- 表白|幼师写纸条向司机表白被拒,网友吐槽字写得丑,本人回应:太紧张
- 爱情|一个人,是不是“故事”多,看细节
- 一个人,是不是“故事”多,看细节
- 稳字当头全力保障供电!子丑寅卯辰巳 震撼大片!电力保供风雪十二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