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青网
换上运动鞋 , 带上收音机 , 拿上钥匙 , 每天清晨 , 天还没亮 , 只要天气允许 , 金华东阳市城东街道和堂村 , 72岁的楼德新和68岁的楼顺光肯定已经出门跑步 , 两人的目的地是2公里外的罗城屏岗 , 这里被当地人称为“后山” 。
来回4公里 , 中间几乎不停歇 , 总费时28分钟 , 在很多跑步爱好者眼里 , 这个成绩似乎再普通不过 , 可对于楼德新、楼顺光来说却意义非凡:30年来 , 楼顺光用一根头绳带着失明的楼德新坚持跑步 , 不仅将他从严重抑郁症中带出来 , 两人的身体也越来越好 。
那一根头绳 , 那来回4公里的跑道 , 是他们爱情的象征 , 两人的故事传出后 , 很多人被打动 , 更被网友称为这是“最美的爱情长跑”:
“这才是爱情” ,
“结婚的意义” ,
“最美的幸福吧 , 最理想的婚姻状态” ,
“少来夫妻老有伴 , 爱情的力量” ,
“这才是终极浪漫” 。
文章图片
今天一早 , 和往常一样 , 在老婆楼顺光的帮助下 , 楼德新走出家门 , 两人随后沿着穿村而过的柏油路 , 向“后山”跑去 。
作为丈夫的领跑员 , 楼顺光全凭圈在两人手上的一个头绳控制速度 , 只要感觉到紧了 , 她就会放缓脚步 , 回头看看丈夫的状态 。
“带他散散心 , 吹吹风 , 他高兴 , 我也很高兴” 。
4公里下来 , 一切顺利 , 不过对于“成绩”楼顺光有点不好意思 , 这比前些年要慢了四五分钟 , 以前只要22分钟 , 她说年纪大了也就慢下来了 。
文章图片
在外人眼里 , 跑步的过程中 , 两人配合的非常默契 ,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 , 这背后花了多少功夫 , 这些年两人已经记不清楚摔过多次 , 磨坏了多少双鞋子 , 跑出去的距离 , 也从100步、200步、500步......慢慢增加上去 。
这30年来 , 楼顺光对楼德新说的最多的话是:“没事 , 我当你的眼睛!”
而对于楼德新 , 他觉得自己最亏欠、最感谢的人就是老婆 , 老婆不仅是他生活上的保姆 , 还是他工作中的助手 , 又是他的陪跑员 。
楼德新并不是天生的失明 , 当年为了让心仪的医生操刀 , 高度近视的他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期 , 最终导致术后失明 。
文章图片
年轻时 , 楼德新因为一场事故导致一只眼睛受伤 , 另一只眼睛则只剩下微弱的视力 , 不过一直保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态 , 爱音乐的他自学了笛子、二胡、唢呐、三弦等十多种乐器 , 还和村里的小伙子组建过一个小剧团 , 也是那时和楼顺光相识 , 最终相爱 。
面对当时没房仅有几分土地的楼德新 , 当两人准备结婚时 , 为了自己闺女的幸福 , 楼顺光娘家人不出意外的提出反对 。
“就是爱他的人 , 不是爱他的财 , 爱一个人真的是讲不清楚的 。 ”回忆当初自己为何执拗要嫁 , 楼顺光也不知道如何说 。
孝顺、勤快、乐观、热心 , 此后楼德新用行动打动了楼顺光的家人 , 1973年两人正式步入婚姻殿堂 。
从那时起 , 作为村医的楼德新为周边居民把脉看诊 , 楼顺光就打下手;楼顺光忙活家务的时候 , 只要空闲 , 楼德新也力所能及地去分担 。
43岁时 , 因为用眼过度 , 楼德新视网膜脱落 , 需要做手术 , 术前眼睛里填充了硅油的他需要卧床静养 , 避免剧烈运动 。
离手术还有10天时 , 村里两个孩子发生溺水事故 , 听到呼救声 , 原本躺在床上的楼德新赶紧起来救人 , 一阵人工呼吸后 , 孩子终于救了回来 , 可救人过程中 , 因为面部用力 , 导致他视网膜变得更加脆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金秋袭来朔风缓缓告别 9月,你好
- 本文转自:西安新闻网储成友老人资助困难大学生。|安康岚皋:助学三十余载 耄耋老人助10余名学生圆梦
- 本文转自:大众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建永 潍坊报道杨亭花 潍坊寿光:坚强农妇接续照顾瘫痪公公和丈夫30余年
- 本文转自:中工网19年的担当作为、卓越追求 技改路上不停歇
- 人生感悟|人生感悟:梦如人生
- 毛不易|毛不易这首歌,听哭无数人!
- 安冬悦|真心很贵,不要欺负爱你的老实人
- 雨季|随笔:雨季·雨记
- 本文转自:太原新闻网每天天微微亮 “太原好人”殷霞孝老爱亲传佳话
-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重庆部分地区发生的山林火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山上 重庆山火扑救,这9个瞬间令人难忘!这就是了不起的中国人_新闻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