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至|士家子赵至的故事:万千黎庶的血泪,托起了魅力无限的“魏晋风度”( 二 )


这样的事 , 嵇康也许干过不止一次 。 有学者甚至猜测 , 嵇康就是因为经常赞助流亡者才变穷的 。 而这种行为 , 用官方语言表述就是“招纳亡命” 。 《三国志》里说嵇康“尚奇任侠” , 而招纳亡命就是最典型的任侠行为 , 而且通常认为会这样做的人都别有所图 。 后来司马昭要杀他 , 这或许也是罪名之一 。
嵇康遇害之后 , 赵至改名换姓 , 又各处游历 , 希望成为一名官吏 。 他“论议精辩 , 有纵横才气” , 确实有突出的行政才能 。 终于 , 赵至在偏远的辽西郡取得了成功 , 并以上计吏的身份 , 回到洛阳 。
因为不能暴露身份 , 赵至只能悄悄去见自己的父亲 。 这时他的母亲已经亡故 , 但父亲希望儿子去寻求更好的前程 , 就隐瞒了这事 , 只是告诫他不要回来 。
转眼到了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 , 赵至靠自己出色的表现 , 已经成为全国都小有名气的良吏 , 他再次回到洛阳 , 这才听说了母亲的死讯 。
赵至一直记得十二岁时和母亲的对话 , 他觉得自己的一切奋斗 , 都是为了满足母亲的期待 。 而现在一切都不可能了 , 相反 , 由于自己的远离 , 连膝前尽孝的义务 , 都没有做到 。
赵至感到深深的愧疚和无边的幻灭 , 他连连呕血 , 很快就去世了 , 年仅三十七岁 。
这可能是孝子多如营销号的魏晋时期 , 最动人的一个关于“孝”的故事 。 但是众所周知 , 赵至这种出身 , 也注定从来和“孝廉”这个身份无缘 。
赵至当然是一个特例 , 甚至于可以说 , 和许多类似出身的人相比 , 他其实还是幸运的 。 那个年代 , 有无数和他同样卑微但不像他这样有才华和幸运的人 , 为了一线渺茫的希望而奋斗终生 , 或者明知毫无希望 , 却仍不得不艰辛地劳作 。
有了这万千黎庶的血泪和汗水蓄成的海洋 , 才托起了魏晋名士徜徉的生命之舟 , 让他们可以愉快地躺倒 , 随便打个滚 , 就成了魅力无限的魏晋风度 。
(作者系大学老师、历史学者)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勃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