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至|士家子赵至的故事:万千黎庶的血泪,托起了魅力无限的“魏晋风度”
本文图片
《世说新语》里有个只出现了一次的人物 , 是嵇康的朋友 。 (ICphoto/图)
《世说新语》里有个只出现了一次的人物 , 是嵇康的朋友: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 , 有白起之风 , 恨量小狭 。 ”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 , 寸管能测往复之气;何必在大 , 但问识如何耳!”
嵇康对赵至说:“你的眼睛黑白分明 , 有白起之风 , 遗憾的是眼睛狭小了些 。 ”故老相传 , 白起的眼睛 , 特点就是黑白分明 , 而这是见事分明的表现 。 赵至说:“一尺长的表尺就能审定浑天仪的度数 , 一寸长的竹管就能测量出乐音的高低 。 何必在乎眼睛大小 , 只要问见识如何!”
这回答 , 透出赵至强烈的自信 , 而从他的谈吐看 , 能随口运用天文和音乐方面的知识 , 也表现出很高的文化修养 。
可是赵至本来并不属于嵇康他们这个名士圈子 。 不管真诚还是虚伪 , 七贤的人设都是“我不想做官可是人家非逼我做我好痛苦” 。 而赵至活得郁闷压抑 , 原因却寻常得多:我想做官可是我没有机会 。
【赵至|士家子赵至的故事:万千黎庶的血泪,托起了魅力无限的“魏晋风度”】因为赵至出身于“士家” 。
士族和士家一字之差 , 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
曹魏采用一种世兵制度 , 为了确保有足够的兵源 , 父亲是当兵的 , 儿子仍然要当兵 。 这样的家庭 , 就叫作“士家” 。
屯田制下 , 士家的收入里要缴纳给国家的份额 , 是普通人家的许多倍;为了防止前线士兵叛逃 , 士家的妻子、儿女被集中在特定区域内生活 , 享有的自由更少 , 有极大可能被丈夫的表现连累而受到惩罚;士家的婚姻由有关部门统一安排 , 基本内部消化 , 而不和平民通婚……就是说 , 士家的地位 , 不要说和士族大姓相比 , 就是比一般平民 , 都远远不如 。
赵至的祖上 , 是代郡望族 , 但是战乱年代成了军人 , 然后法律上的身份 , 就成了士家 。
赵至的母亲一直记得祖上的荣耀 。 赵至十二岁的时候 , 母亲带着他 , 在路边看一个县令新官上任 , 母亲问:“你的先世 , 也不是微贱人家 , 你以后能这样吗?”赵至说:“能!”
于是 , 家里就咬牙送赵至读书 。
赵至十四岁的时候 , 到洛阳的太学观览 。 太学讲堂西侧 , 有许多石碑 , 上面有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的儒家经典 , 这就是著名的“三体石经” 。
刚巧那时候 , 嵇康在学习、抄写石经古文 。
赵至立刻就注意到嵇康 , 这倒是一点也不奇怪 , 嵇康这样的人物 , 不论出现在哪里 , 总是格外引人瞩目的 。 赵至鼓起勇气 , 在嵇康离开的时候 , 追上他的车子 。 无疑 , 这个少年身上也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 这匆匆一面 , 赵至就给嵇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接下来的日子 , 赵至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离士家生活的狭小空间 。 一旦年满十六岁 , 他就会正式成为一名士兵 , 然后也许就在不知道为什么发生的战事中肝脑涂地 , 改变人生的机会 , 就再也没有了 。
所以他必须赶紧逃走 , 但是 , 作为士兵的儿子 , 他一旦逃走 , 就会连累父母 。 于是赵至假装发疯 , 用火烧灼自己的身体 , 把自己变成一个官方统计中因为失去价值而被抹去的人 。
然后 , 赵至终于成功逃亡了 。 又经历了许多波折 , 他找到了嵇康 , 而嵇康也就让他追随在自己身边一年多 。 《世说新语》里那段对话 , 大约也就发生在这段时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养猪 看到硕士们养猪月薪2万,我突然不焦虑儿子学习了
- 80后美女医学博士:怀孕生子后瘫痪,被丈夫抛弃,4年后逆风翻盘
- “我们公司只招聘未婚人士”,为何企业会有这样的要求?
-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无房家味淡文/唐胜一(湖南)一个人或是一家子 青未了|唐胜一:无房家味淡
- 阮经天 从“提琴骑士”到“厨神大叔”:年近40,“粉红”依旧
- 港大硕士放弃高薪,与妻子蜗居乡下22平米小屋,13年没买过新衣服
- 杜女士和熊某可以胡说,别人不能批评?许敏线上线下承受更多
- 大龄剩女|大龄剩女相亲33岁的男博士:交往两个月,提议订婚被女方果断拒绝
- 择偶标准|一女博士公平择偶标准,普信男备受打击?:高处不胜寒,只配单身?
- 在朋友的推荐下 《月亮与六便士》:月亮重要,六便士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