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之若鹜为何,影单形只谁来?
唐诗中也有“颂”诗,他们一般能按照诗意的要求在表达,虽然是应制诗,但读起来还不算讨厌 。比如唐朝的王维是位老干部,他飚起老干体诗来丝毫也不含糊:“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这首诗从侧面在说圣朝的帝都,到处是一派繁华祥和的景象 。
雅对应的是俗 。顾随先生说:“俗非由于不雅,乃由于不深”,“凡世上事得之易者便流于俗,所谓俗即内容空虚” 。
俗的表现,不是太过,便是不及 。总之,缺乏真情与实际 。
何谓诗文之雅正呢?看看《文心雕龙》的说法:“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这些话并不玄乎,诗文要立天地之心,就要符合自然之道 。入乎其内,方能感深;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深致!“江山成胜迹,我辈复登临”,感慨!“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平易!“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眀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坦然!“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关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旨趣!
为什么中华文化历遭劫难总能弦歌不断?实乃数千年来先贤们念兹在兹,方有大雅遗音于后世
研究《诗经》,绝不可忽视《毛诗.大序》 。这篇大序虽然简短,但它是总结《诗经》思想艺术的纲领性文章 。其曰:“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
这篇大序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变风”“变雅”一说 。为什么诗会出现“变风”“变雅”?《毛诗.大序》阐述道:“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也就是说诗中发出的声音,是美是刺,皆缘于是治世,还是乱世的原故 。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音平和曰“美”;“乱世之音怨以怒”,其音激愤曰“刺”;“亡国之音哀以思”,其音悲切曰“伤”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毛诗.大序》强调的是“诗言志”的功能,借以起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作用 。但是《毛诗.大序》太强调“诗言志”的功能,对诗经的解读就不免会有穿凿附会之嫌,以致误导后世久矣 。比如东汉经学大师邓玄,在对毛诗再做解读时(简称郑笺),就延续了《毛诗.大序》的观点,有些错误观点一误再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乳腺钼靶检查是什么意思 乳腺钼靶检查结果多久才能出来
- 黄精五宝茶的功效与作用
- 腋窝下圆形斑点是怎么回事
- 胳膊回弯处有压力疼是怎么回事
- 眼肿是热敷还是冷敷
- 女性阴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左腰酸痛是怎么回事
- 女人选择男人 两人在一起,男人是否用心,其实都被女人看在眼里
- mg是什么单位
- bmi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