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红星观察|一只化妆刷,如何改变一座县城?

在美妆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中国化妆刷千千万 , 河北沧州占一半 。
但很少有人知道 , 所谓的“中国化妆刷之乡”并不是沧州 , 而是其南下600多公里的小县城河南鹿邑 。
【鹿邑|红星观察|一只化妆刷,如何改变一座县城?】长久以来 , 鹿邑作为沧州原材料供货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 据2019年的媒体报道 , 鹿邑县的化妆刷等尾毛产品年销量占全国80%以上 , 尾毛年产量达5000吨 , 尾毛出口占全国总量的75%以上 。 如今 , 这个数据又有新的变化——鹿邑的尾毛化妆刷产量已占全球90%以上 。

鹿邑|红星观察|一只化妆刷,如何改变一座县城?
文章图片
▲中国化妆刷之乡
外界所耳熟能详的国际大牌化妆刷 , 都是从鹿邑这里贴上标签 , 漂洋过海直达法、美、日韩等国的高端化妆品柜台 。
根据鹿邑县人社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 在鹿邑创业园区 , 已有135家创业企业先后落户 , 带动全县化妆刷相关产业经营主体达到1000多家 , 吸引全国专业化尾毛产业技术工人18000多人 , 吸纳就业人数5万多人 。
今年3月 ,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资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组织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的通知》 , 实施了4个相关专项行动 。 数据显示 , 截至7月末 , 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已累计创造就业机会193万个 。
被一只化妆刷改变的河南这座小县城 , 也因此书写了“引凤还巢”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故事 。
一个小小化妆刷如何改变了这个小县城?

鹿邑|红星观察|一只化妆刷,如何改变一座县城?
文章图片
▲化妆刷创业小镇
从外出务工到“引凤还巢”
最先让鹿邑县闻名的并非化妆刷 , 而是尾毛 。 作为“中国尾毛之乡” , 当地群众从事尾毛加工已有30多年历史 , 年产值可达近40亿元 。
上世纪70年代末 , 鹿邑县张店乡村民谢国银赚取了尾毛生意“第一桶金” , 他成立了加工厂 , 将收购的尾毛经过清洗、蒸活、梳理等10多道工序后 , 加工成“把毛” , 进一步提高了附加值 。 “把毛”的主要出售对象是韩国、日本的加工厂 , 再经加工后 , 做成化妆刷销往世界各地 。
谢国银的加工厂培育了鹿邑早期尾毛从业者 。 90年代初 , 这些技艺成熟的工人们纷纷到河北、天津、深圳等地淘金 。
90年代中国还没有化妆刷产业 , 深圳、天津等地诸多日韩外资工厂落地 , 在当地人的回忆里 , 94-96年韩国集中在国内建厂 , 招收了不少中国工人 , 以尾毛加工技艺著称的鹿邑人成了这些厂子的主力员工 。
张店镇的赵建波 , 就是早期去深圳打工的鹿邑人 , 做尾毛原材料的销售 。 他所在的深圳关澜镇 , 是鹿邑打工者的聚集地之一 , 被大家戏称“深圳小鹿邑” 。 “鹿邑人多到什么地步——在当地不用说普通话 , 说家乡话都行得通 。 ”
最多时候 , 关澜镇涌入了数万鹿邑人 , 当地很快形成了化妆刷的产业链 。 时间长了 , 很多鹿邑人逐渐掌握了上游化妆刷产业的生产技术 。 赵建波也从一个做原材料的销售 , 慢慢过渡到了“技术员工” , 掌握了初加工甚至成品加工的技术 。

鹿邑|红星观察|一只化妆刷,如何改变一座县城?
文章图片
▲工人们在园区生产线
鹿邑人在关澜镇的化妆刷生意持续了十多年 , 直到2016年 , 发生了“大逆转”——那些曾经南下的鹿邑人选择了回乡发展 。
那段时间 ,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纷纷开出优惠政策招商引资 , 鹿邑县实施了“把老乡当外商 , 由老乡引外商”的招商策略 , 推进“引凤还巢”工程 , 吸引了一大批在深圳、东莞、义乌、宁波、天津等全国各大城市外出创业成功的鹿邑籍尾毛企业家纷纷返乡再创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