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塔健康|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药疗效对比:恩沙替尼 VS 克唑替尼


印塔健康|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药疗效对比:恩沙替尼 VS 克唑替尼
文章图片
印塔健康|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药疗效对比:恩沙替尼 VS 克唑替尼
文章图片


2021年9月2日 , 《JAMA Oncology》医学期刊发表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eXalt3)的结果 。 eXalt3研究旨在比较恩沙替尼与克唑替尼在先前未接受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作用 。
此前 , 2021年7月13日 , 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恩沙替尼胶囊一线治疗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 , 拟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
2020年11月 , 国家药监局批准恩沙替尼上市 , 用于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的或者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 。 这是国内第一款用于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国产I类新药 。
恩沙替尼是一种有效的新一代ALK-TKI , 在美国及中国I/II期临床中均表现出确切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
商品名:贝美纳
通用名:Ensartinib(恩沙替尼)
代号:X-396
靶点:ALK
美国首次获批:未获批
中国首次获批:2020年11月
获批适应症:ALK阳性肺癌
推荐剂量:每次225mg , 每日一次 , 随餐或不随餐 。
临床数据这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III期试验在21个国家的120个研究中心进行 , 于2016年7月25日至2018年11月12日期间纳入了290例ALK阳性且未接受任何ALK-TK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 。 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到恩沙替尼(143例)或克唑替尼(147例)治疗组 。
在基线时 , 恩沙替尼组47例(32.9%)患者和克唑替尼组57例(38.8%)患者存在脑转移 , 既往脑放疗的发生率相似(恩沙替尼组为4.9%;克唑替尼为4.8%) 。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盲法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 次要终点包括全身和颅内反应(ORR)、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展时间和总生存率(OS) 。
截至2020年7月1日 , 恩沙替尼组64例(44.8%)患者和克唑替尼组25例(17.0%)患者仍在接受治疗 , 恩沙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3.8个月 , 克唑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0.2个月 。
在意向治疗(ITT)人群中 , 恩沙替尼组 VS 克唑替尼组的中位PFS为25.8个月 VS 12.7个月(HR为0.51;95% , 置信区间为0.35-0.72);ORR为74% VS 67%;中位DOR为未达到(NR) VS 27.3个月 。
图注: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的PFS
在改良的 ITT(mITT)人群中 , 恩沙替尼组 VS 克唑替尼组的中位PFS为未达到(NR) VS 12.7个月 , 24个月的PFS率为54.2% VS 36.4% 。 在未接受化疗的患者中 , 中位PFS为未达到VS 11.1个月;在之前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中 , 中位PFS为22.0个月 VS 12.8个月 。
图注: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数据
在mITT人群中 , 恩沙替尼组 VS 克唑替尼组的ORR为75% VS 68%;完全缓解率(CR)为14% VS 6% 。 在该人群中 , 恩沙替尼组的中位DOR尚未达到 , 但有59%的患者持续缓解时间为36个月或更长 。 两组均未达到中位OS 。
从颅内应答率方面来看 , 恩沙替尼组 VS 克唑替尼组的颅内ORR为64% VS 21% 。 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 , 恩沙替尼组与克唑替尼组相比 , 治疗中出现脑转移的比率也显著降低(12个月内分别为4%和24%) 。
在没有脑转移的患者中 , 恩沙替尼组 VS 克唑替尼组的中位PFS为未达到 VS 16.6个月 , 36个月的PFS率为61% VS 25%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