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门|北京大红门即将关停:曾经的服饰潮流风向诞生之地,如今迎来告别( 三 )


那时 , 北京南苑一带 , 不少浙江人摆地摊卖衣服 。 每一家地摊背后 , 家家都有制衣的小作坊 。 大家先从商场里买来衣服拆开当样板 , 依葫芦画瓢或稍微改良后自己缝制出品 。 这样做出来的衣服 , 价格便宜 , 但款式新潮 , 很容易就在服装市场上打开销路 。
赚到了钱 , 浙江人聚集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型社会“浙江村” 。 “有菜市场 , 有摆地摊的 , 有幼儿园 , 全是我们浙江人 。 ”张玉兰说 。
大红门|北京大红门即将关停:曾经的服饰潮流风向诞生之地,如今迎来告别
本文图片
图 |张玉兰在整理货品
关于“浙江村”的缘起 , 官方的说法是: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 。 在人类学家项飙的考察中 , “浙江村”更富有传奇色彩 。 他在花6年时间走访写成的《跨越边界的社区》一书提到 , “一位在包头经营服装的浙江商人 , 在回老家途中经过北京 , 意外发现原本的“积压货”非常好卖 , 于是留了下来” 。 1983年 , 已经有浙江商人开始在北京南城一带经营布料、服装生意 。
小时候 , 赵涌涛记忆中的大红门就是卖衣服的 , “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 。 ”
正规的服装批发市场1994年才出现 。 那一年 , 大红门商圈的京温大厦建成使用 , “京”、“温”两字分别代表着北京和温州 。 上万服装加工户搬进这里 , 找到了固定的经销场地 。
张玉兰一家也就是在那股潮流中落到了大红门 。 1994年10月 , 她在京温大厦一楼租下一个十平米左右的档口卖女装 。 第二年 , 王锡芬一家也从外地赶过来 , 带着年仅3岁的赵涌涛 。
涌入大红门地区的外地人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 项飙提到1994年 , 北京丰台大红门地区的外来人口已经达到10万人 , 而本地的北京人只有1.4万人 。
59岁的郭富贵是河北承德人 , 熟悉的人叫他老郭 , 他在大红门地区骑三轮车拉货近30年 , 见过这里的繁华时刻 。
90年代 , 大红门地区都是一排排平房 , 马路又窄 , 住得人又多 。 老郭最早做拉煤生意 , 他的老乡在附近开煤厂 。 拉煤是个体力活 , 用脚踩三轮 , 一趟趟的运给附近的饭店、超市 , 活多的时候一天能挣100块 , 比在老家种田 , 已经算是“巨资” 。
京温大厦开起来后 , 那天清晨时分 , 老郭去吃早点 , 一个生意人把他拉过去说 , 帮忙运一批货 。 从马村到京温大厦不过一公里的距离 , 老郭赚了两块 。 此后 , 他利用每日空暇时间往来运输货物 。 第三年他把运煤的工作辞去 , 专心拉货 。
大红门|北京大红门即将关停:曾经的服饰潮流风向诞生之地,如今迎来告别
本文图片
图 |如今近60岁的老郭仍在大红门拉货
很快 , 京温已经容不下太多商户 , 大红门服装商贸城、新世纪、天雅、福成等20多个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相继建成使用 。 90年代中期 , 北京南中轴路形成了一条2公里长的服装商业街 。 如今当地人说起大红门 , 并不仅指大红门商贸城 , 而是指代这一整个片区 。
供应链随即建起来 。 服装城后 , 停靠着一排排等待装货的运输大货车 , 将批发的服装运往内蒙古、东北等地 。 每天 , 这条路上 , 车辆拥堵 , 运货的人密密麻麻 。 大红门也由此成为北方流行服饰风潮的发源地 。
张玉兰一家的生意在大红门壮大 。 马村里十个人生产线的小作坊 , 有了大红门地区档口销货 , 逐渐拓展成为一百来号工人的服装加工厂 。 兄弟姐妹根据擅长事务分工 , 张玉兰负责服装销售 , 她的姐姐和弟弟管理工厂 。
1996年 , 张玉兰和一个同乡的人结婚 , 夫妻二人共同经营档口 。 做生意是苦活、累活 , 一款时尚爆款衣服出来 , 靠得是好眼光;什么人要什么货 , 也要马上找出来 , 推销 , 要有说服力 , 懂得察言观色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