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电视剧《火红年华》为何让人如此泪目?( 二 )


【|史诗电视剧《火红年华》为何让人如此泪目?】在看剧本时 , 王文杰就对剧中几位年轻人的牺牲印象深刻 , 在拍摄时 , 这几场戏的处理也费了一番心血 , 如李心梅、陆汀兰等人的牺牲 , “拍摄当中 , 我也是含着泪完成的” 。
接受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 , 王文杰反复提到“三线精神” , 没有“三线”精神 , 就没有现在的攀枝花 , 这也是他在拍摄《火红年华》时 , 想要传递给当下年轻人的最重要的思想内核 。 “你们都能看到 , 建设者们一开始去的时候连电都没有 , 现架的电线 。 住的是茅草房 , 如果有人抽烟、点煤油灯看书啥的 , 就很容易失火 , 剧中我们表现了两次失火 。 ”王文杰说 , 到了第十集以后 , 大家才住上水泥板盖的房 , 但吃的依然是粗茶淡饭 , 大多时候都是白菜豆腐 。 工作艰苦 , 住得也不好 , 但是就有一根弦儿支撑着他们 , 那就是奋斗精神 , 奉献精神 。 “国家建设 , 没有奉献精神是不行的 , 这些年轻人为了建设自己的祖国 , 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 , 甚至还献出了生命 , 真的是无怨无悔去做这件事 , 这就是‘三线精神’ , 这就是一种奉献精神 , 就是一种责任 , 一种家国情怀 。 ”
王文杰认为 , 在《火红年华》里 , 除了对“三线精神”的赞扬 , 还有对英雄的塑造 , “我们要弘扬正能量 , 没有英雄能行吗?”
出品人
它集合了四川所有头部影视企业和专业人才
史无前例
“剧情直戳人心 , 火红的工地生活看得一会儿笑 , 一会儿眼中含泪 。 那个年代的诗意浪漫和艰苦奋斗 , 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烙印 。 ”这是豆瓣上 , 一位网友对正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火红年华》(原名《大三线》)的评价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了解到 , 《火红年华》几乎集结了四川、成都最资深的影视企业和影视人 , 除了四川广播电视台、峨影集团、成都天音奇林影视、四川星空影视 ,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博瑞传播也参与了投资 , 陈永宁、赵明、徐捷、王龙等川内知名影视人则分别担任出品人、总制片人、制片人 。 成都天音奇林董事长陈永宁说 , 《火红年华》算是近年来难得的川内影视人联合出手的作品 , 希望通过这部电视剧 , 吹响四川影视振兴的号角 , 打造更多有四川特色的影视剧 。
“作为四川影视人 , 应该把这样的故事拍出来”
2018年 , 陈永宁和赵明看到了著名作家、编剧革非创作的剧本《大三线》 , 剧本讲述了当年一群年轻人来到不毛之地的攀枝花 , 参与“三线”建设的故事 。 读完剧本 , 陈永宁和赵明久久不能平静 , 两人感动于当年建设者们昂扬的精神 , 不畏艰辛勇于奉献的精神 。 虽然过去了几十年 , 但这种精神应该被记住 , 这段历史不能被遗忘 , “作为一个四川影视人 , 应该把这样的故事拍摄出来 , 让更多年轻人知道” 。
陈永宁回忆 , 当时他把剧本发给公司的年轻人看 , 让他意外的是 , 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看得热泪盈眶 , 被剧中人物的命运所打动 , “现在电视剧的受众是年轻人 , 这部剧如果拍出来 , 年轻人应该也会喜欢” 。
然而 , 彼时的影视环境要拍摄这样一部主旋律作品并不容易 , 资本追逐的是大IP、流量明星 , 厚重的现实主义显然承载不了高昂的投资 。 更严酷的现实是 , 即使拍出来 , 大部分平台可能并不会买单 , 届时 , 动辄几千万的投资很可能就打了水漂 。
曾打造了《天下粮田》《突击再突击》《雪域雄鹰》《便衣支队》等多部主旋律正剧的制片人赵明说 , 他和“三线”建设有不解之缘 , 家人曾经就是成都东郊的工人 , 自己也在德阳的“三线”建设工厂当过高管 。 在他看来 , 这部剧非常适合在央视播出 , 这是一段共和国的记忆 , 影视人不能只拍一些娱乐、玄幻的东西 , “只要我们制作精良 , 相信央视一定会购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