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九首苏轼的秋日诗词,人生几度添新凉?( 二 )
有客抱衾愁不寐 。那堪玉漏长如岁 。
羁舍留连归计未 。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
衣带渐宽无别意 。新书报我添憔悴 。
这是一首专写词人人生与思想发生变化时的心态词,上片写秋夜秋风的冷势与词人不眠的心态,下片从相思的角度来烘托词人不热衷于回朝效命的心态 。
全词通过描写秋夜秋风秋月秋冷秋思来渲染词人的秋“愁”,这是继柳永之后,作心态婉约词的成功尝试 。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寂寞的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井桐双照新妆冷,
冷妆新照双桐井 。
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
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
全词运用象征、双关的手法,在苏轼笔下,爱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内蕴,少女羞涩而多愁的心态,被反复描绘 。从极为普通且能反映秋色衰临的景物中,寄寓了少妇“永夜”孤影的梦幻感、寂寞感和愁苦感 。
文章图片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怀念的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
破帽多情却恋头 。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
明日黄花蝶也愁 。
【苏轼 九首苏轼的秋日诗词,人生几度添新凉?】该词上片写登临远望之所观所感,通过对所观景象的描写,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可奈何 。下片借登高宴饮来抒发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这与苏轼别的词中所发出的“人间如梦”、“世事一场大梦”、“未转头时皆梦”、“古今如梦,何曾梦觉”,“君臣一梦,古今虚名”等慨叹异曲同工,表现了苏轼后半生的生活态度 。
他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 。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 。这种进取与退隐、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双重心理,在词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遗憾的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梧桐叶上三更雨 。惊破梦魂无觅处 。
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
梦中历历来时路 。犹在江亭醉歌舞 。
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
苏轼与胞弟子由感情深笃,离别后经常思念 。这一夜,作者又在梦中与亲人重逢,并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惬意 。可是好梦不长,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了作者的好梦 。现实中的他,依然与亲人天各一方 。他怀着无限惆怅想再找梦境,已经“无觅处”了 。
文章图片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绵长的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
远林屋散尚啼鸦 。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
月明千里照平沙 。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苏轼自故乡四川眉山沿长江返回朝堂,行舟至荆州之前,见长江两岸深秋季节的景色写下该词 。
山色浸染着傍晚的霞光,湘江水风平浪静秋花正开放 。远处的树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乌鸦还在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