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谈女儿后悔不已:把放纵当“静待花开”,是教育中最大的谎言( 二 )


其实她童年受到的教育 , 不同于现在许多人信奉的“放养教育” 。
在董卿小时候 , 她的父母对她是十分严厉的 。
刚开始识字 , 就被督促着每天抄诗词成语并背诵 。
所以才有念了四年小学 , 就因优异的成绩 , 破格考进初中的惊人成果 。
上了中学 , 父亲的要求更高了 , 不仅列出书单 , 明确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部名著 , 还得摘录精彩语句 , 这些功课 , 她父亲是会天天检查的 。
访谈中 , 董卿也坦言 , 她年轻的时候很不喜欢父亲的严厉 , 难过得想哭 , 但现在她却十分感激 。
莫言说 , 孩子的优秀 , 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
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过程 , 而父母就是孩子的活菩萨 , 能帮着他们逢山开路 , 遇水搭桥 , 成就一番事业 。
是的 , 从来没有什么横空出世 ,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 , 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
当你羡慕别人家孩子作文写得好时 , 却不知道背后的父母早在孩子几岁就开始亲子共读 , 流利的语言表达是几百本童书滋润的结果;
当你羡慕别人家孩子学习不用操心时 , 却不知道背后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下了多少工夫;
当你羡慕别人家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 却不知道背后的父母多少次风雨无阻地接送 , 多少个晚上在忍住脾气 , 耐心地陪练......
教育 , 也需要父母的用心和努力 。
我们常说要给孩子充足的爱 , 所以许多家长都会对孩子千依百顺 , 要星星不给月亮 。
可实际上 , 这对孩子的成长 , 是没有好处的 。
你不逼孩子一把 , 他只会越来越放纵自己 。
虽然父母的严厉可能让孩子很不喜欢 , 但当孩子长大了 , 却会感谢这份严厉 , 督促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
刘欢谈女儿后悔不已:把放纵当“静待花开”,是教育中最大的谎言
文章图片
刘欢谈女儿后悔不已:把放纵当“静待花开”,是教育中最大的谎言
文章图片
父母应该给与孩子自由 , 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 , 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 。
教育学者丁琳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家里来了一位美国客人 , 一位三年级的小姑娘 。
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 , 小姑娘对糖果没有丝毫的抵抗力 , 吃完第一颗 , 还想吃第二颗 。
她问妈妈 , 是否可以 。
妈妈很明确地说 , 不可以 。
小姑娘只好平静地接受 。
很多人都喜欢讲国外的教育多么自由、多么先进、多么地尊重孩子的意愿 , 却忽略了一点:
在自由的前面 , 还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边界 , 标明了有些事可以做 , 有些事坚决不能做 。
一定的释放和宽容没有错 , 但在释放的面前 , 必须有一条清晰的界限 , 有些事情可以容忍 , 但有些界限坚决不能跨越 。
刘欢谈女儿后悔不已:把放纵当“静待花开”,是教育中最大的谎言
文章图片
教育孩子 , 有原则的控制 , 是比无原则的放手 , 难得多的事情 。
在这背后 , 父母在关键节点的指引、长期营造的价值观环境、四两拨千斤的感化 , 它真正考验父母的功力 。
当你看到别人家孩子 , 足够优秀的时候 , 请一定相信 , 因为 , 别人家的父母 , 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 。
盲目的放养教育 , 对于不愿意保持自己的学习力 , 不愿意精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的父母来说 , 最轻松 。
但想要养出一个三观正 , 心理健康的孩子 , 是需要父母对孩子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高质量的陪伴的 。
真正的放养教育 , 放的是孩子的思维 , 养的是孩子的习惯 。
刘欢谈女儿后悔不已:把放纵当“静待花开”,是教育中最大的谎言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