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家居TRENDS 跨越百年体悟“知行合一”《典籍里的中国》迎第一季收官之作


时尚家居TRENDS 跨越百年体悟“知行合一”《典籍里的中国》迎第一季收官之作
文章图片
时尚家居TRENDS 跨越百年体悟“知行合一”《典籍里的中国》迎第一季收官之作
文章图片
时尚家居TRENDS 跨越百年体悟“知行合一”《典籍里的中国》迎第一季收官之作
文章图片
时尚家居TRENDS 跨越百年体悟“知行合一”《典籍里的中国》迎第一季收官之作

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自播出以来 , 带动了社会上有关中华典籍传承与解读的热潮 。 节目被《新闻联播》播报16次 ,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国家级媒体刊文报道近100次 , 全网斩获热搜超150条 , 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3亿 , 视频播放量超20亿 , 更受到了《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媒体的频频点赞 。
10月10日晚八点档 , 《典籍里的中国》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迎来收官之作 。 继与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贤相遇对话后 , 最后一期中 , “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将引领观众亲临阳明先生学堂 , 走进《传习录》这部立志、立言之作 , 立德、立身之典 , 与三位读书人一起为大家解读“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谛 。
提起明代思想家王阳明 , 我们眼前可能会浮现出一个吟诵着“吾心自有光明月”的消瘦身影 , 穿越近五百年的时光 , 阳明学历经跌宕起伏 , 仍散发着睿智的光辉 。 他的思想学说、处世之道 , 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
本期节目将围绕集中体现王阳明哲学思想的语录体著作《传习录》展开 , 通过讲述书中最富有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 , 传承注重实践、实干兴邦的重要理念 , 并从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命运中 , 感悟“知是行之始 , 行是知之成”的先贤智慧 。
《传习录》书名源自《论语》
作者王阳明用一生践行

知行合一

思想
《传习录》通行本为三卷 , 约八万余字 , 成书原因与另一部儒家典籍《论语》非常相似 , 都是弟子对老师言行、思想的记录和整理 。 巧的是 , 《传习录》这一书名也源于《论语》中记载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传不习乎 。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董平解释道:“‘传’是老师所讲述的内容 , 还包括事件的处理方式、行为、态度;‘习’是实践、行动 ,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师所传授给我们的东西 , 我们有没有时时地去实践、去运用 , 用‘传习’作为书名 , 我们就可以知道弟子们是想把阳明先生的思想记录下来 , 不断地将它运用于实践 。 ”
【时尚家居TRENDS 跨越百年体悟“知行合一”《典籍里的中国》迎第一季收官之作】
《传习录》反映了王阳明整个生命历程的思想探索 , 其内容是对儒学理论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 。 “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已经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富典范性的命题之一 , 对此后中国乃至东亚的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纵观王阳明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 , 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 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理想人格 , 后世人评价他“真三不朽” , 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
王阳明从小立志“学为圣贤” , 曾为钻研格物之理 , 格竹七日却一无所获 , 反而因为劳神留下了咳血的疾病 , 后来一直身体欠佳 。 入仕后 , 又逢官宦专权 , 受牵连惨遭廷杖 , 好不容易捡回一条性命 , 又被贬谪至贵州龙场 。 这样的生死考验 , 不仅没让他灰心丧志 , 反而促成他龙场悟道 , 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