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 冲刺“医美面膜第一股”,万能公式失灵了?( 三 )


锌刻度发现 , 丁丁所说的某品牌面膜 , 其功效主要为“滋润、保湿、补水、祛斑” , 淘宝店售价为148元5片 , 据此可推测该面膜成本价或为27元~30元 , 面膜单价或为5元~6元 。 值得注意地是 , 该面膜在淘宝等销售平上并无官方旗舰店 , 多为代理商 , 而购买人数也仅为个位数 。
此前 , 锌刻度曾在《为什么社区里的美容院都给你推销“院线专供”?》中提到:“不管是从效果、还是成本 , 抑或是因产品独特性带来的竞争优势方面 , 专业线产品都更好 , 这也就是很多消费者从未听说过的品牌在美容院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 曾有业内人士爆料 , 有些专业线产品的成本甚至低至10% 。 ”由此来看 , 医美行业的水“深”、利也“大” 。
“医美项目是明摆着收你的钱 , 而高价面膜是顶着网红产品、明星产品的高光来吸你的金 。 ”Lucy谈到 , “化妆品很多都是靠销售 , 以后应该会好些 , 因为国家规定功效要备案才能销售 。 ”再联系网红面膜走红的背后 , “大打营销法” , 对他们而言 , 可谓屡试不爽 。


据敷尔佳招股书显示 , 2019-2021年 , 敷尔佳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15亿元、2.65亿元和2.64亿元 , 销售费率分别达8.60%、16.75%和16.01% 。 其中 , 宣传推广费分别为7031.75万元、1.66亿元和2.36亿元 , 宣传推广占销售费用的比重从2019年的60.93%提升到2021年的89.26% , 占比近九成 。
在研发方面 , 更为“惊人” 。 2019-2021年 , 敷尔佳的研发投入分别为60.39万元、147.9万元以及524.29万元 ,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4%、0.09%及0.32% 。 另据“美创会”报道称 , “敷尔佳近几年有着过人的‘吸金能力’ , 营收利润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 最近4年的净利润总和超过23亿元 。 ”
由此来看 , 美妆品牌仍逃不过“重营销、轻研发”的宿命 , 不过 , 在社交媒体上 , 这些“医用面膜”依旧有着广大的客户群 , “除了价格贵一点 , 其他没什么毛病 。 但就成本问题而言 , 确实是美妆行业的通病 。 ”消费者潇潇提到 。 此外 , “柴犬巧克力”也在其社交媒体上写道 , “同事之前是韩国某化妆品的培训师 , 她跟我说市场上大部分的面膜成本也就几毛钱一片 , 能控制在1块多一片的面膜能算得上是良心好面膜了 。 ”
或许 , 广大的消费市场正是这些“网红面膜” , 或者说“救命面膜”的价值所在 , 但就目前来看 , 在研发上还需要做做加法才行 。
年轻人鉴“刺客”体质:能薅就薅?
锌刻度注意到 , 在敷尔佳被曝出“成本过低”之后 , 多的不是许多人对其的吐槽 , 更多的是谈论“为何那么多人还在官方旗舰店购买?”
同时 , 还有许多消费者表示按原价购买的才是所谓的“大冤种” , 并说明大多数敷尔佳售价仅为55元~66元 。 “10元一张的面膜我还可以接受 , 20元左右到时真的没有必要了 。 敷尔佳是一直都在使用 , 但此次新闻出来 , 可以想象 , 比它低价格的面膜成本又有几何?”潇潇谈到 , “像敷尔佳、可复美等面膜 , 我都是在代购处拿货 , 一般能便宜一半的价格 。 ”
潇潇自去年就开始在代购处拿货 , “代购从生产厂家直接拿货 , 敷尔佳白膜55元一盒 , 蓝可复美85元一盒 。 如果拿货量达一箱及以上(一箱30盒) , 则可再便宜5元 , 另需邮费8元 。 这么来看 , 确实要便宜许多 。 而且每一盒都有防伪码 , 支持溯源 。 ”
像潇潇一类将购买放在代购处的不在少数 , 还有的则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求购买渠道” 。 其中 , 以敷尔佳代理作为副业的纷纷向锌刻度表示 , “我在敷尔佳公众号上联系的渠道商 , 从他那里进货一般是成本价或者低于市场价的 。 此外 , 仅需提供美容院或化妆品店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 , 就可以拿到报价 , 价格一般在60元左右一盒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