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命运抗争的“好婆婆”

早就听说新化县琅塘镇苏新社区土头山组有个名叫陈掌玉的“好婆婆” , 16年待儿媳如亲闺女 。 现在五口之家仅有孙女健健康康 , 儿子和儿媳双双患精神分裂症 , 丈夫疾病缠身 , 多病的陈婆婆因此成为了家里惟一的顶梁柱 。 陈婆婆勤劳能干 , 在当地最先建成一栋三层楼房 , 节衣缩食把大女培养成研究生 。 在特殊家境下 , 陈婆婆竭尽全力给家人创造了一个和大家一样幸福的家庭 。 我曾多次动心探访这位善良勤劳、与命运抗争的“好婆婆” , 了解其背后鲜为人知的辛酸苦辣 , 可是因工作繁忙而难以成行 。
与命运抗争的“好婆婆”
文章图片
10月7日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 , 趁老婆放假休息带小孩 , 我打听到陈婆婆家的住处后 , 匆匆吃过午饭 , 骑上电动车 , 满怀惊讶、敬佩和同情之心向她家奔去 。
她家位于湿地公园的资江河畔 , 我沿着成弧线形的公路 , 一边骑车 , 一边欣赏着如水墨画的山水美景 , 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砂石厂 。 下车一问 , 美女上前指着前面上坡处的竹林说:“她家就在前面 , 紧临竹林 , 漂亮的三层楼房就是她的家 。 ”
与命运抗争的“好婆婆”
文章图片
我急忙上车骑行 , 在漂亮的三层楼房前停下来 , 心生疑惑:这是陈婆婆的家吗?我跑进她家 , 地面干净亮堂 , 茶几桌椅摆放整齐 , 一看就知道她是个操持家务的能手 。 我多次大声问道:“这是陈掌玉家吗……”过了一会儿 , 从卧室里一瘸一拐地走来一位老人 , 这正是陈掌玉的丈夫 , 他耳背 , 我吃力地跟他攀谈起来:“请问你高寿?”“我年满68岁了 。 ”“你老婆呢?”“她到菜园栽白菜去了 。 ”接着他眉飞色舞地向我讲述了自己的军戎生活 , 并小心翼翼地取下存放在神龛上“光荣之家”的匾牌 , 脸上泛发出得意的神色 。 忽然脸色一沉 , 指着手背和脚背上卵石般大小的痛风肿块说:“我身患急性肾炎、腰椎突出、痛风 , 生活只能勉强自理 。 儿子和儿媳患精神疾病 , 也需要我老伴照料 , 孙女还在读初中 , 洗衣做饭、内务整理、担粪浇水、赚钱购物等轻重活儿都由我老伴来操劳 。 儿子2006年成家后 , 我老伴知道儿媳身体不好 , 一直和儿子、儿媳同吃同住 , 不要儿媳做任何事情 , 关怀备至 , 16年如一日 。 2008年儿媳生下孩子后 , 孙女就由我老伴带养 , 一直抚养到现在 , 不知吃过了多少苦头 。 2018年4月 , 儿媳病情加剧住院 , 一直到去年年底病情好转才回来 , 我老伴从不抱怨、更不嫌弃得病的儿媳 , 时时处处细心关照她 。 孙女读书后 , 都是我老伴亲自接送到现在……”说着说着 , 眼角湿润了 。
与命运抗争的“好婆婆”
文章图片
我心生同情 , 无意间地朝门外一看 , 陈婆婆扛着锄头、担着粪桶急匆匆地回来了 。 一问知道她已经年满65岁 , 本应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 , 可是她还起早贪黑 , 日夜操劳 , 包揽着家里的大小事情 , 承担着男子汉干的重体力活 , 承受着一般人难以面对的生活重压 。 她见到我时满脸笑容 , 声音洪亮地向我打招呼 , 从她身上看不出丝毫自卑与脆弱 。 她放下农具,从厨房端来一盘削皮切片的梨子和苹果 , 放到我旁边 , 可是我难以下咽 。 我向她讲明来历后 , 她显得很意外 , 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些婆婆该做的事情 , 没有啥值得称赞的 。 ”
我试探性地问她:“你好面熟 , 好像在哪里见过你?”“我曾经捕鱼为生 , 后来打豆腐卖香干 , 现在种地菜卖 , 你可能在我手上买过东西……”这一问就打开了她的话闸 , 她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自己捕鱼维持家计、后来打豆腐卖香干、新建房屋、送大女读大学、读研的经历 , 只字不提艰辛与痛苦 , 脸上洋溢着幸福与自豪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